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 >> 大文乡 >> 户籍管理 >> 正文

户籍登记信息


来源:双江县人民政府 作者:  时间:2023-10-19 15:17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一、出生登记(新生儿落户)

  新生儿出生后,新生儿父母应当及时按照随父随母自愿原则向父亲或者母亲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婴儿户口登记(本指南另有规定的除外),需要以下材料:

    (一)婴儿父母共同书面申请;

    (二)婴儿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

    (三)《出生医学证明》

  无结婚证非婚生育,申请随母落户的,需提交非婚生育陈述情况说明;申请随父落户的,需提交非婚生育陈述情况说明和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关系鉴定书。

  夫妻离异的,需一并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或者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

  不符合《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条件的,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新生儿父母民族成分不相同的,应当在父母共同书面申请中予以明确确认。

  办结时限:6周岁以下当场办结;

       6-16周岁(不含)3个工作日内办结;

       16周岁以上5个工作日内办结。

  是否收费:不收费。

二、出生登记(新生儿落户)特殊规定

  (一)在同一县(市、区)内(昆明市主城四区视为同一区域),夫妻一方户口为家庭户、一方户口为集体户的,所生子女应当随家庭户一方落户。

  (二)已婚学生夫妻一方属高校集体户口、一方为非高校集体户口的,在校期间所生子女应当随非高校集体户口一方落户;双方户口均属高校集体户口的,在校期间所生子女可以在该子女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

  (三)夫妻男方为现役军人、女方为地方居民的,所生子女应当随地方居民一方落户;夫妻女方为现役军人,男方为地方居民的,所生子女按随父随母自愿原则申请落户;夫妻一方为现役军人、一方属高校集体户口的,所生子女可以在现役军人部队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其该子女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夫妻双方均为现役军人,所生子女可以在其父亲或者母亲部队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其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

  现役军人子女落户需一并提供现役军人身份证明文件(军官证、士兵证、任职命令等)

  (四)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国境内生育子女落户。

    1.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国境内生育的子女,应当由中国公民一方向其常住户口登记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常住户口登记,需要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陈述情况说明;

    (2)《出生医学证明》(非婚生育随父落户的,需一并提交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关系鉴定书;不符合《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条件的,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3)我国公民一方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夫妻双方均为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华侨,或者一方为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华侨、一方为外国人,其在国境内出生的子女,可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常住户口登记地申报常住户口登记,需要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

    (2)《出生医学证明》(非婚生育随父落户的,需一并提交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关系鉴定书;不符合《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条件的,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3)父母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或者作为外国公民的身份证件;

    (4)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及亲属关系证明。

  (五)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国外生育的子女落户。

    1.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国外生育的子女,出生后未取得其他国家颁发的护照或其他身份证件,并持用中国有关出入境证件入境,且我国公民一方及其子女在国内定居的,可以由中国公民一方向其常住户口登记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常住户口登记,需要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陈述情况说明;

    (2)本人及我国公民一方回国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旅行证等出境入境证件;

    (3)本人(未满18周岁的由其监护人)申明未取得或者放弃外国国籍或者外国永久居民身份的书面材料;

    (4)在国外申领的出生证明原件,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领事认证件或者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翻译件或者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或者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2.本人出生在国外,父母双方均为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华侨,未取得其他国家国籍,回国后可以在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常住户口登记地申报常住户口登记。申报常住户口登记的,需要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

    (2)在国外申领的出生证明原件,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领事认证件或者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翻译件或者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或者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3)本人及父母回国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者旅行证等出境入境证件;

    (4)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居民户口簿、直系亲属关系证明材料。

    3.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无国籍人在国外生育的子女,出生后取得其他国家颁发的护照或其他身份证件,并持用其他国家证件入境,经出入境管理部门认定具有中国国籍的,可以由中国公民一方向其常住户口登记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常住户口登记,需要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陈述情况说明;

    (2)居住地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出具具有中国国籍的证明;

    (3)本人(未满18周岁的由其监护人)申明放弃外国国籍的书面材料;

    (4)在国外申领的出生证明原件,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领事认证件或者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翻译件或者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或者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

三、收养登记(收养落户)

  公民收养未落户未成年人的,应当向收养人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被收养人落户,需要以下材料:

    (一)收养人的书面申请;

    (二)收养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收养登记证》或者事实收养公证书。

  无法取得《收养登记证》或者事实收养公证书的,可以凭本人或抚养人的陈述情况说明,经公安机关调查和履行规定程序后办理落户。

  办结时限:持《收养登记证》或者事实收养公证书申报的,当场办结;

      未办理《收养登记证》或者事实收养公证书的5个工作日内办结(办结时限不含民警调查核实和履行规定程序时间)

  是否收费:不收费。

四、死亡注销登记(死亡销户)

  公民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由户主、亲属、抚(赡)养人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向死亡人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销户,需要以下材料:

    (一)申报人的居民身份证;

    (二)死亡人员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以下死亡证明材料之一:

     1.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在国(境)外死亡的,需提交死亡医学证明原件、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翻译件以及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确认死亡证明文件;

     2.公安、司法部门出具的非正常死亡证明;

     3.人民法院出具的宣告死亡生效判决书;

     4.其他能够证明公民死亡的材料。

  办结时限:当场办结。

  是否收费:不收费。

五、参军服现役注销户口登记(入伍销户)

  公民被批准服现役或者被军事院校录取且具有军籍的,本人、直系亲属或者户主应当在公民入伍前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销户,需要以下材料:

    (一)本人、直系亲属或者户主的书面申请;

    (二)公民入伍通知书或者录取通知书;

    (三)被批准服现役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户口登记在学校集体户的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由所在学校申报注销户口登记。

  办结时限:当场办结。

  是否收费:不收费。

六、乡村地区户口迁移登记

  常住户口登记在乡村地区的人员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取得其他宅基地使用权并实际居住;或与其父母、配偶、子女在其他乡村地区共同居住,且其父母、配偶、子女具备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可以在实际居住地申请落户,需要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不动产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

    (三)直系亲属关系证明材料;

    (四)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不动产权证(宅基地使用权证)正在办理中的,可凭办理部门的受理单等可以证明正在办理的材料办理;本条所指实际居住为在实际居住地连续居住半年以上。

  办结时限: 5个工作日内办结或签发《准予迁入证明》

  是否收费:不收费。

七、公民姓名变更

  (一)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经协商一致的,可由监护人申报姓名变更登记,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变更姓名的,应当征得本人的同意。需要以下材料:

     1.项目变更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共同申请书;

    本条所列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未成年人生父母、依法收养未成年的养父母。父母死亡的,为民法总则中确定的顺序监护人。

  (二)已满18周岁的,可由本人申报姓名变更登记。需要以下材料:

     1.个人申请书;

     2.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变更姓名申请:

     1.刑罚未执行完毕或者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

     2.作为当事人的民事案件尚未审结或者尚未执行完毕的;

     3.选取姓名违反公序良俗的;

     4.公安机关认为其他不予更名的情形。

  (四)公民姓名变更后,原姓名应作为曾用名予以登记。

  办结时限:3个工作日内办结。

  是否收费:不收费。

八、公民性别变更

  公民申请变更性别的,本人或者监护人应当向其常住户口登记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需要以下材料:

    (一)本人或者其监护人书面申请书;

    (二)国内三级医院出具的性别鉴定证明,或者司法鉴定部门出具的证明,

  办结时限:3个工作日内办结。

  是否收费:不收费。

九、公民民族成分变更

  公民民族成分经确认登记后,一般不得变更。

  (一)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申请变更其民族成分一次。

     1.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分与直接抚养的一方不同的;

     2.父母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其民族成分与继父(母)的民族成分不同的;

     3.公民民族成分与养父(母)的民族成分不同的。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变更民族成分,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需要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书;

     2.州(市)民族事务部门出具的准予变更民族成分的证明材料;

     3.项目变更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直系亲属关系证明材料;

     4.民族成分依据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5.依据生父(母)的民族成分申请变更的,需提供离婚证或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依据继父(母)的民族成分申请变更的,需提供生父(母)与继父(母)的结婚证;依据养父(母)的民族成分申请变更的,需提供收养证或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

  (二)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者母的民族成分申请变更一次。需要以下材料:

     1.本人书面申请书;

     2.州(市)民族事务部门出具的准予变更民族成分的证明材料;

     3.本人及其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直系亲属关系证明材料。

  办结时限:5个工作日内办结。

  是否收费:不收费。

十、流动人口暂住登记

  公民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拟在其他县级以上行政区域(不含常住户口登记地城市内部跨行政区域)暂住5日以上的,应当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住所证明。在暂住地申报暂住登记。

  公民未及时在实际就业、就学、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的,可补办暂住登记,需提交以下材料之一:

    (一)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证明;

    (二)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凭证;

    (三)在当地房管部门办理租赁登记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

    (四)加盖人社部门劳动合同备案专用章的劳动合同;

    (五)工商营业执照(申报人需为法定代表人);

    (六)学生证或就读学校出具的其他能够证明连续就读材料。

  补办暂住登记的居住起始时间为以上证明材料记载时间。

  办结时限:暂住登记当场办结,补办暂住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

  是否收费:不收费。

十一、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换领、补领和临时居民身份证申领

  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登记地公安派出所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可由监护人为其申请办理、领取居民身份证。公民可在实际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户政办证大厅申请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公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需交验居民户口簿;公民换领居民身份证,需交验原居民身份证;公民补领居民身份证,需交验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社会保障卡、护照、机动车驾驶证等身份证件。省外申请异地换领、补领办理居民身份证需要交验云南省居住证或暂住登记证明。

  公民办理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可凭《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到常住户口登记地县级公安机关申请领取临时居民身份证。

  办结时限:绿色通道邮寄证件7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发;普通证件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制发;临时居民身份证当日内完成制发。

  是否收费:首次申领不收费;换领收取工本费20元/证,遗失补领、损坏换领收取工本费40元/证,临时居民身份证收取工本费10元/证。

十二、港澳台居民居住证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是为符合申领条件的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就业、上学、就医等,在内地(大陆)享受《办法》规定的权利、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便利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工作、学习、生活,保障港澳台居民合法权益,从事有关活动证明身份,根据《居住证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而制作、发放的。

2018年8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十三、异地申请换、补领居民身份证

申请换领的交验居民身份证,申请补领的交验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凭领证回执到异地受理点领取证件;在居住地所设异地受理点可办理身份证。

根据《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第二十八条规定: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合法稳定就业、就学、居住的公民,本人可到居住地公安机关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申请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第一步:异地受理点申请。申请人持办证资料依据到居住地所设异地受理点办理手续,填写《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

第二步:现场采集信息。申请人交验所持资料依据,窗口民警审核通过后,现场采集人像和指纹信息(办理丢失补领业务的同步办理身份证挂失申报)。

第三步:缴纳工本费。申请人按照到期换领20元,损坏换领、丢失补领40元的标准缴纳工本费,同时领取公安机关发放的《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

第四步:异地受理点领证。完成申请30日后,申请人凭《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到申办补领、换领居民身份证的跨省异地受理点核验并领取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