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开展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7〕30号)及《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发〔2017〕252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快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建设和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农产品互联网销售体系、农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等,进一步打牢农产品“上行”基础,培育市场主体,打造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升级版,推动全县“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发展原则
(一)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各乡(镇)各部门负责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加强监管,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创造开放、包容、公平的政策环境,不断扩大示范效应。
(二)把握精准,助力扶贫。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作用,注重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增强精准扶贫“绣花”的本领。
(三)强化服务,聚焦上行。加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乡村旅游及服务产品的电商化、品牌化、标准化,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全面整合现有的“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服务、物流仓储设施、冷链配送渠道等资源,对邮政、供销、万村千乡等传统商贸企业、农家店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和可持续。
三、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面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起覆盖县、乡、村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打造综合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信息发布、供求交易、物流配送、质量追踪及售后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农产品“上行”助力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培育一大批涉农电商企业和人才,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广泛应用,基本形成农产品销售多渠道,品牌培育得到加快,电子商务应用更加广泛,配套支撑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集聚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新格局。
(一)总体目标
1.基础投资建设目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资金投入总额为1800万元(其中:国家项目资金15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300万元。),建设1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8个乡级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站、76个村级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点等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品牌培育和质量追溯体系、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等内容,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电商应用水平。
2.双江特色馆建设目标。鼓励企业依托京东、苏宁易购、丝路荟等平台,开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色中国-双江馆、双江特产馆等一系列网络综合店铺,并在北京、昆明开设线下特产体验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展示销售双江农特产品,把双江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3.双江特色电商打造目标。加强与其他临近市、县(区)及发达地区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实现农特产品区域品牌共享战略,整合现有生产加工企业及各类产品资源,积极打造“中国•双江”区域品牌,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推广,提升区域和产品的影响力。同时,结合各乡(镇)产业特点,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较大的乡(镇)开设各类实体和网络相结合的店铺,大力宣传销售乡(镇)农特产品,打造“电商示范乡(镇)”,并评选出1-2个电商综合发展相对完善且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村,打造“电商村”。同时,鼓励其它乡(镇)学习先进示范,积极发展各自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电商产业,着力实现“电商+旅游+扶贫”的有效融合。
4.成交量具体目标。项目实施期间,通过电商培训、品牌培育、营销宣传及物流配送等服务功能的完善,力争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率35%,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增收10%以上。
(二)年度目标
2018年1月底以前,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启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建设内容和标准逐步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正常投入运营;全面建成8个乡级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站,全部投入使用。
2018年3月底以前完成68个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的选点工作,同时建成16个以上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
2018年6月底以前,全面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建设工作,全面建成1个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8个乡级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站,覆盖率达100%;建成30个以上村级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点,覆盖率达40%。完成1000人次以上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计划。
2018年9月底以前,建成68个以上村级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点,覆盖率达85%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率达100%。建设健全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并投入运营。完成至少1个以上产品品牌培育和打造,实现“一县一品”目标,同时建立起安全规范有序的质量追溯体系。完成电商村、电商示范乡(镇)的建设工作,农产品网店建设数量达到100家以上,全面畅通网络销售渠道,实现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20%。完成3600人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目标。
2018年10月上旬,县领导小组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进行初验,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完善相关材料;2018年10月底,县人民政府向市领导小组提交自检自查报告和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接受市级检查验收。
2018年11月,根据市领导验收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书》进行对标对表,完善痕迹资料整理,整改完善。
2018年12月,迎接省级第三方工作检查和绩效评价。
2019年1月,迎接国家第三方绩效评价。
2019年6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建设工作,全面建成76个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村级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点,覆盖率达100%。
四、实施内容
(一)全面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一是建设内容:按照我县现有的房屋建筑风格,改造建设双江特色产品展示功能、公共服务行政中心运营功能、主流电商平台对接功能、主流电商平台线上特色馆运营功能、电商培训功能、电商孵化功能、产品拍摄功能、创业团队交流场地、创业企业入驻场地、企业与人才招聘对接功能等内容。在功能空间建设的同时,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服务制度作为切实发挥双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有力保障。全面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线上交易、线下展示、物流中转等基础服务。建立中心、站、点联动机制,行政村公共服务点与自然村、村民小组以及村民互动合作机制,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便利服务和消费。全面开展电商运营、仓储配送以及产品包装、营销策划、会计结算、培训孵化、检测检疫、质量追溯、数据统计、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管理咨询、网购网销、缴费充值、收发快递、订票代购、小额取现、信息发布等服务。二是建设要求: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除具备常规的业务对接、咨询等服务功能外,还应根据全县实际提供县域网络交易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网络推广、金融信用等特色增值服务内容;应设立服务前台和线上体验区,并配备专业服务人员,负责为区域内企业、网商、服务商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开发线上服务平台系统,具备电子商务资讯、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服务内容展示、电子商务(远程)培训和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展示等功能,预留和开放接口,争取接入省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立公共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公示、服务时间、设备管理、网站平台信息维护、投诉反馈机制、公共服务中心岗位职责和考核指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门头建设特征醒目,应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双江自治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字样。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必须于2018年2月底前改造并投入运营。构建以B2B、B2C、C2C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并持续优化电子商务产业链。村级公共服务点建设运营尽量选聘委托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村干部、有志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建设和运营。
2.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乡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共有8个乡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及网点,职能分工为其乡镇管辖范围内村级网点业务培训,规范化考核,运营管理及与县级网点进行业务对接,并对当地农产品进行质量把控及产品选择,为各乡(镇)物流中转站,并附带农资下乡、快消品销售、代买代卖等便民服务。二是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共有68个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运营网点,负责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上行、进行电子商务培训、引导电子商务创业、便民服务、快消品销售到各农村物流中转点,并附带农资下乡,无线网络覆盖、电子商务无线端及互联网使用技能的科普推广。
(二)全面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建立“一平台两中心+企业”(即:农村电商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电商物流仓储中心、电商物流分拣中心)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建立具有运输、储存、配送、包装加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内容的农村电商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依托企业,整合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社会快递车辆、物流信息资源,在县城内建立电商物流仓储中心。利用企业优势,建立登记、包装、仓储、冷藏、分拣、配送等为一体的电商物流分拣中心,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开展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的流通服务。建立物流企业诚信体系,完善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打造诚信物流行业,建立健全物流行业管理监督机制。加快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打造安全物流。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的协同发展和高效联动。定期研究县域货物需求结构、比例、流量、流向等内容,形成稳定长久运营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为进一步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农村电子商务“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顺利开展。
1.主要目标。整合全县现有的物流资源,完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到2018年4月规划建成县级电商物流分拣中心、电商物流仓储中心,健全乡、村两级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实现集中仓储、打包发货、统配统送,配备物流配送专用车辆,保证从县物流仓储中心到乡(镇)服务站2天内完成配送,从乡(镇)服务站到村级服务点3天完成配送的物流配送体系。
2.建设内容。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整合商贸仓储物流资源,全力构建商贸仓储和物流配送两大中心和农村电商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切实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商贸仓储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一是完成县级仓储物流中心建设。积极与县域物流、仓储等企业洽谈,通过政府配套资金扶持的方式,建设县级农村产品物流仓储中心,主体包括仓储冷藏、分拣配送、物流信息平台系统等,吸引快递配送企业入驻物流仓储中心,全面建设以物流信息平台、综合运输方式、连锁配送网络为基础的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运转高效、布局合理、覆盖宽广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建成以双江为核心,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及南亚东南亚的现代智慧物流仓储中心。二是打通县、乡、村三级物流通道。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县、乡、村物流通道,县上建立综合配送中心,乡(镇)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和邮政网点建立物流中转站,村级依托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设立物流综合服务点,并指定专人负责。同时积极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京东“农村淘宝”、丝路荟等项目,持续扩大配送中心、中转站及服务点覆盖范围。此外,对村到组、组到户的物流配送可以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定有农用车、摩托车的人员负责物流配送,填补村到组、到户的物流配送空白,真正实现方便快捷。到2018年底,全县物流覆盖率达到85%以上。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开展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的流通和仓储配送等业务,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三是建立快递物流业联盟。整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资源,将邮政、申通、圆通、韵达等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捆绑式整合。目前,全县服务体系已经覆盖68个行政村(社区),乡(镇)服务点也将在2018年2月份建设完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城乡物流服务体系。县级物流仓储中心要充分运用服务网点的优势,以其牵头整合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快递物流业联盟,以运输时间最短、投入金额最少、效率最高为原则,实现快递物流的提质增效。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业联盟协同发展,以提高农村快递网络覆盖率,做到物流村村通,切实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四是建设快递物流信息大数据中心。建设快递物流信息综合数据平台,由第三方企业指配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与调度,通过数据互通共享,及时掌控各乡(镇)、各村级服务点农产品网络销售情况,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以最快的速度按照配送时间最少、配送距离最短的原则向快递物流业联盟提供配送信息,以提升物流配送体系的运营效率。
3.方法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物流配送体系发展。为了切实解决农村物流初步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的作用,全面推进农村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组建由交通运输局牵头,发改局、财政局、工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邮政局等部门为成员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作组,抓好实施、协调、服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共同推进全县农村物流配送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提供物流补贴优惠政策。要将农村物流业发展列入年度考核计划,鼓励金融机构开设物流金融项目,加大面向农村开展物流业务的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邮政、商贸流通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切实解决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成本较高问题,特别是从乡(镇)到村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农产品出村快递市、县区按首重每件给予0.5元/件的补贴(其中,市级财政承担0.2元/件,县财政承担0.3元/件)。三是强化人才保障,提高物流管理整体水平。完善物流人才引进机制,重点引进掌握多式联运、物流园区标准化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根据相关规定由实施企业落实相应的人才待遇。普及对企业物流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农村物流业发展。四是完善企业管理,加快仓储物流产业链建设。完善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综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同时,鼓励本地物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发展运输、仓储、冷链、搬运、包装、流通、初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完善的物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源头调控能力,解决农产品储藏、运输易受损等问题。五是健全诚信体制,完善物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物流市场诚信和规范化体制建设,开展物流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和物流企业诚信度评定,通过公共网络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物流企业诚信记录。建立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打造诚信行业。全面推进基地物流领域三个100%。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机构和行业联盟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遏制恶性竞争,维护物流市场秩序。加强运输车、货物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推广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打造安全物流。
(三)畅通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
1.主要目标。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推进,为县域的企业、合作社和广大创业者提供一个管理规范、运行安全、稳定有序的网络销售渠道,为“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找到一条网络销售发展之路。到2018年底,建成京东双江特产馆、苏宁易购双江特产馆、丝路荟双江特产馆等,在全国主流商城上争取进入十家左右,先从数量上取得优势,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年均增长35%,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增收10%。
2.工作重点。一是县域农特产品自有网站搭建。在2018年完成丝路荟双江农特产品网,本网的主要用途是产品收集和网站运营学习。二是乡、村两级分网站平台搭建。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乡、村两级分网站平台搭建,为从事电商销售的工作人员学习网络应用常识,做到农产品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数据录入,同时做好工业品和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实现网络平台的安全链接和资源的共享。三是甄选产品开设双江产品特色馆。通过自建平台的产品收集和操作学习,优先选择一些优质好、有特色、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品纳入到双江农产品特色馆,并把符合上架条件的产品放到淘宝、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邮乐购等知名电商平台上进行展示和销售。
3.方法措施。一是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为进一步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力的基础条件。继续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带头开展和建设多媒体信息化服务。鼓励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中来,构建安全、稳定、开放的网络体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鼓励和帮助农民开展各类商务活动。二是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广开门路,多渠道引进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的农业信息化本土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电子商务专题讲座,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质量认证与管理,鼓励有关组织或企业进行品牌申报和产品认证。大力推进农产品名牌战略,加快实施农产品包装化、商标化销售策略。四是加强农产品网络体系建设。着力将全县农产品市场网络覆盖到各个区域、各个地方,真正实现农产品网络全覆盖,为农产品销售创造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
(四)全面强化品牌培育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1.品牌培育。品牌培育主要建设农产品开发体系,让农产品能够实现在线化、互联网化、品牌化。支持开展“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强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营销策划和市场推广。我县要以现有特色产业为基础,借助“勐库”、“勐康”等知名品牌,广泛挖掘、收集、汇总优质农特产品信息,结合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技巧的输入指导,迅速把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明显的产品推向市场,不断扩大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在达到特色产品标杆的同时,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产业合作社的种植、加工、营销活动中来,打造双江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新趋势。同时,结合电商扶贫,多渠道为贫困群体增加收入,为全县脱贫出列发挥电子商务应有作用。一是建设双江农产品数据信息库。2018年2月底前,对全县的产品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对产业布局、产品特征、产品发展优势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形成我县农产品的基本信息,并建立农产品数据信息库,形成双江农产品品牌推广方案,为我县打造特色品牌提供必要条件。二是加强对企业打造品牌提供指导服务。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及各部门在政策、金融、市场营销、团队支持、技能培养等方面给予一对一的指导服务,引导企业在产业发展上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种植、加工和生产,在产品品牌打造上要敢于先行先试,形成特色,突出亮点,为全县大面积推广产业和制定双江地域品牌积累宝贵经验。三是广泛做好双江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和营销推广。根据企业成本、生产水平确定网络市场价格区间,确定产品市场定位。并针对企业的不同产品,在互联网市场中打造高、中、低端产品包装和营销方案指导。企业确定互联网市场产品定位后,在产品视觉呈现上,引进技术团队给予指导和培训服务,辅助其制定适合相应市场的产品包装视觉调性。针对企业的O2O、B2B、B2C市场和企业原有渠道的开发工作,引进的技术团队要给予长期的指导服务。四是农产品品牌培育目标。近两年内,本县打造电商营销品牌15个以上,并为其制定系统的可盈利发展节点把控方案,实现每家电商企业实现月销售额达3万元以上。同时,积极鼓励本县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和品牌打造,预计打造国家级品牌1家,省级3家,市级5家。主要品牌打造方向:茶叶主要打造“勐库”、“勐康”、“俸字号”等品牌;水果主要打造火龙果、橘橙等品牌;蔬菜主要打造马铃薯、圆茄等品牌;食品主要打造咖啡、清平火腿、忙糯咸菜、勐库老荣叔蘸水等品牌;生物药业主要打造石斛、茯苓、大黄藤、葛根等品牌。
2.对农产品生产信息全面进行信息化管理,从源头上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从农产品生产环节入手,促进生产者的生产环节标准化,规范农业生产,从农产品种植养殖源头保障“餐桌安全”。
3.生产全过程可控可溯源,食品安全责任到岗到人。对农产品生产记录全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建立企业产品溯源体系,要求监管部门对产品进行及时监控、监管,可根据产品编码信息找出问题环节、落实责任,对问题产品启动预警、召回等有效规避措施。
4.充分保证消费者的质量安全知情权,以提升消费信心。综合运用多种网络技术、二维码识别等前沿技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从而实现“知根知底”,满足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安全消费。
5.建设溯源平台与市场开拓衔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通过给农产品办理“身份证”溯源标签,帮助企业建立品牌营销机制,为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溢价,增强社会认可度,促进产品销售。
6.加强农产品流通管理。通过建立追溯管理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综合管理、对农产品流通动态掌握,提高监管部门对农产品流通的管理效率。
(五)大力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
1.培训目标。一是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完成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达10000人次,其中,2018年内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不少于3600人次;二是通过实操培训达到农产品上行,培训孵化比例不低于5%。
2.培训对象。开展面向基层政府机关、村民委员会、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创业青年和农民的电子培训。重点培训大学生村干部、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建档立卡户乡(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信息员等有志立足农村、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创业的人员。
3.培训内容。我县将针对双江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设计包括政策解读、背景现状、基础知识、战略设计、实践应用、转型方法、电商扶贫、农产品上行及法律常识等内容,让大家学得懂、会操作、能运营,确保学习培训的效果。
4.培训方式。培训主要以初级培训和精准扶贫、沙龙培训、宣讲培训、企业孵化指导、电商推介会、线上技术指导、上门技术服务、岗位培训、创业技能培训、技能实操培训、高级精英培训的形式开展。
五、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根据云南省商务厅、财政厅扶贫办《关于做好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及资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商发〔2017〕91号)及临沧市财政局制定的《临沧市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一是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二是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资金拨付动向,按不同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准任意改变;特殊情况,必须请示。三是严格专项资金初审、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手续,各类专项资金审批程序,以该专项资金审批表所列内容和文件要求为准。四是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五是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年度资金收支审计。六是对专项资金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要全程参与项目验收和采购项目接交。管理的基本要求:各种专项资金的形成,建立、提取和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统一规定。对各种专项资金要单独核算,划清与生产经营性开支的界限,不能互相占用;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使各项专用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六、组织实施
(一)启动阶段(2018年1月)
1.组织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情况摸底调研。由县工业商务和科技信息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学习考察和工作调研,为开展综合示范工作打好基础。
2.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资金管理办法、电商扶贫方案,经评审后,在本地媒体和网络公示,上报省、市商务、财政、扶贫部门备案。
3.利用新闻、网络、广播等各类媒体渠道,大力宣传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相关政策、重要目的和意义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实施阶段(2018年2月-2018年9月)
1.推进项目实施。按照实施方案,选择确定项目承办主体,加强政策指导和支持,按计划督促项目承办主体推进项目实施,确保示范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2.开展业务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提高政府机关、涉农企业、工贸企业、农村创业青年和农民等各行业人员了解电子商务、使用网络平台、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组织项目验收。收到企业验收申请后,严格按有关程序和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对计划实施的项目进行审核验收,确保项目执行效果和示范目标的实现。
(三)绩效评估阶段(2018年12月底前)
项目全部实施完成后,由县工业商务和科技信息化局牵头,组织县财政局和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估,接受市级的检查和初验,最终做好迎接国家和省委托的第三方绩效评估。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双江自治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商务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工信、财政、扶贫、发改、市场监管、文广、招商、农业、供销、共青团、妇联、残联、人行、农行、县信用联社、邮政、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网络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全面负责统筹协调和推进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工业商务和科技信息化局,人员从各相关部门中抽调,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县工业商务和科技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进工作的牵头部门,县工业商务和科技信息化局负责综合协调、工作指导、督促检查项目进度;县财政局负责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管理;县扶贫办负责电商扶贫工作和参与项目督查。发改、市场监管、文广、招商、农业、供销、共青团、妇联、残联、人行、农行、县信用联社、邮政、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网络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职责推进工作。各乡(镇)、两农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二)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县级相关部门加大对相关行业领域资金、政策的争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从财政、金融、土地、工商登记、税费、市场监管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制约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障碍和瓶颈,有效整合县域内的资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创业,积极培育一批网商,支持物流企业全面实施物流体系建设,出台奖励措施,扶持电子商务发展,优化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三)细化措施,精心实施。根据综合示范实施方案、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各项目承办主体要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细化工作目标与任务,规范资金使用方向,倒排时间进度,确保方案落地、项目落实。要及时上报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报送项目进展情况。
(四)强化监管,确保安全。按照项目建设相关规定,要加强对示范项目的动态管理,确保资金用于文件确定的支持方向,保证专款专用和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安排情况按规定在当地媒体或网络公示。县工商科信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指导,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广告牌、各种节会等宣传媒介,加大示范县创建工作宣传力度,普及宣传电子商务知识,传播电子商务政策法规,提升全民电商意识,在全县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浓厚氛围。
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3月1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