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文明先行。近年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忙开村那落自然村以党建引领、环境整治、完善制度、榜样评选、文娱乐民五个方面为抓手,以“文明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活动,以点带面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风文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构建乡风文明之“基”。那落自然村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抓手,加强党员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科技等方面的培训,定期召开支部会、网格会、群众会,查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根据村内分工职责落实责任清单,不断完善日常管理。
同时,将主题党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改陋习、树新风,凝聚起党群联动的强大合力。以“党建+文明实践”的方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结合起来,实现阵地、资源、功能、力量等方面的多重整合,逐步搭建起集党建宣传、便民服务、文明实践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服务平台。
党建引领有力,群众才有内生动力。2023年10月,那落群众自发给县委、县政府写了一份“大干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家园”的承诺书。并喊出“不等、不靠、不要,自己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家乡自己建”的响亮口号,表明全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构建乡风文明营造了良好氛围。
环境整治,重塑乡风文明之“形”。自2023年10月份以来,群众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自行拆除自家的围墙、废弃圈舍、厕所等,把一家一户的猪、牛、狗、鸡、鸭等牲畜、家禽圈养起来。
同时,党支部把在外工作和创业成功的乡贤能人邀请回来,带着群众看山、看水、看资源,全面完善了《那落自然村村庄规划》。历时38天,累计出动义务工3000余人次,共拆除围墙3000平方米,废旧房屋、厕所、大棚房1000平方米;修复村庄道路3公里、沟渠2公里;修建竹篱栈道1.5公里、木板墙100平方米、景观小品20个、花台200平方米;粉刷外立墙面1000平方米;种植多肉、一品红、仙人球、鸡蛋花等花卉5000余株,建成草坪500平方米,种植盆景花卉3500余盆。村庄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观,切实提升乡风文明“外在美”。


完善制度,筑牢乡风文明之“魂”。那落自然村建立“党支部+理事会成员+农户”的帮带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形成一张“大网”,把72户农户320人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建立“五户一体,两清单、三积分”治理模式,居住相邻的5户农户划分为一个网格,从中推选1名党员或理事会成员作为网格长,确保每一个网格都有对应的基层党组织领导或党员负责,充分发挥网格长(员)移动“探头”作用,担负起党的政策宣传员、法治建设勤务员、村情民意收集员、矛盾纠纷化解员、为民办事服务员、带头致富领路员、公益事业协调员、文明先锋倡导员“八员”作用,做到网格治理无漏洞、无盲区、全覆盖,建成组成共建、共治、共享体。通过设置积分制度这一贴近实际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提升群众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从而优化群众文明素养,强化自律意识,真正做到“美丽乡村是我家,创建文明靠大家”。
榜样评选,弘扬乡风文明之“风”。坚持乡风、家风、民风建设三位一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情感认识和行为习惯,使良好家风汇成淳朴民风。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规民约等作用,引导群众养成勤劳节俭民族美德,弘扬文明健康时代新风,遏制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炫富攀比、薄养厚葬等陋习,红白喜事礼金规定在100元左右,彩礼不超过6万元。
定期开展“红黑榜”评比,对不卫生、不文明家庭进行“黑榜”曝光,对村规民约遵守得好、文明新风树得牢的示范户进行“红榜”晾晒,切实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同时积极开展评优评先活动,评选党员示范户9户,“绿美家庭”21户,“五星文明户”16户,“好婆媳”20人,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移风易俗。活动开展以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显现,营造了“共建和美那落、共享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
文娱乐民,夯实乡风文明之“路”。那落党支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紧密结合“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农村”建设要求,推动公共文化建设。以大喇叭响起来、文艺活动舞起来为抓手,开展“道德讲堂”“讲文明,树新风”“四进农家”等主题活动。邀请县、乡有关部门入村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制等宣讲,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
开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建设村史室、图书室、民族文化展示室,充分利用那落傣族文化底蕴浓厚、民族风情浓郁的特点,组建文艺宣传队2支60人。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活动,培育新风尚、凝聚正能量。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作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以自治、法治、德治、贤治、智治“五治”为抓手,志愿服务队、文艺表演队等齐上阵,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如今,那落自然村文明创建有声有色,道德春风处处涌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意识持续增强,为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注入了新的动力。下一步,那落自然村将继续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上下功夫,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举措,打造人景相融、和美与共的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