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今日双江 >> 正文

双江唱响“聚育引”人才“三部曲”


来源:双江县政府办 作者:唐永萍   时间:2020-06-12 08:32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双江自治县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通过积极搭建平台产业聚才、提升技能精准育才、巧借外力灵活引才等方式,唱响人才“三部曲”,为推动双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搭建平台产业聚才。近年来,双江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好用好“江用文”和“郭华春”基层专家工作站,引进马铃薯和茶树品种选育、产品加工创新专家,为合作社和公司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产品品质,助推农产品实现战略性升级。2019年,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评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入选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勐库大叶种茶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郭华春”基层专家工作站和“刘玉文”水稻专家工作站通过建立马铃薯“两化”+“六统一”种管经营模式、水稻“十统一”种管经营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合作社”的帮带模式,与清平村、小坝子村、营盘村、陈家村等建档立卡贫困村合作发展,推广示范成果,打造了“南勐河优质米”品牌。2019年发展马铃薯基地达2828亩,产量9332.4吨,产值1866万元;水稻基地达2300亩,产量1495吨,产值400万元。以“订单生产+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共销售农产品380吨,销售额400万元,实现利润110万元;带动社员户均纯收入达14600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7户626人实现增收900余元。

  提升技能精准育才。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认真落实人才(技能)扶贫行动计划,实施“千人培训”计划,依托县职教中心办学资源,开设汽修类、茶学类、农学类、烹饪类、音乐舞蹈类、劳务输出类等短期培训,开展竹编、胎漆、土陶、刺绣等技能技艺培训248场次3500人次,着力培养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需要的乡土人才。充分发挥双江多民族优势,组织400名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群众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技艺培训,并把民族饮食、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民族特色文化等纳入培训课程,对培训合格的少数民族乡土人才颁发证书,纳入全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库进行管理。

  巧借外力灵活引才。该县紧紧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聘请退休名师和医疗专家到县一中和县医院工作,有效补齐了教育医疗卫生人才短板。自帮扶以来,12名退休名师通过引领示范、经验传授,有力带动了县一中教师专业素养、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引进的20个医疗专家团队和10名退休专家通过建立“导师带徒”传帮带教模式,培养了一批医疗专科人才。在医疗卫生难题攻关、技术创新中共同协作,拓展了舟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铆钉修复术、急诊中心静脉穿刺术等50多项新技术和新业务,成功开展双江首例喉癌全喉切除术和首例股骨颈骨折固定术。依托建成的“王琳”医疗专家工作站,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帮扶,实现了专家无缝诊治,有效破解专业技术、科研、教学、传帮带的瓶颈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