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那京自然村,曾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典型特色村寨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一个地处滇西边境的小寨子,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走进那京一探究竟……
漫步那京,一个拐角就是一道靓丽风景,入户道路旁、傣家庭院里、村头的文化广场上,鲜花四季常开,草木四季葱茏,垂钓园里散发的阵阵烤鱼清香、文化广场上柔情的傣族歌舞和特色小吃及特色产品、绿树红花下悠闲觅食的孔雀……让人流连忘返。
曾经的那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寨子,因交通不便发展受限。
2016年,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不要的那京村民自发投工投劳,拆围墙、搞绿化、造花海、挖鱼塘,每家每户将“三堆”(草堆、柴堆、粪堆)改造成“三园”(菜园、果园、花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洁净乡村行动,同时建立了“村党支部+理事会+监督管理员+农户”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
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行动,那京人自力更生、齐心协力扮靓自己的村庄、共建美丽家园,自主管理意识已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动和习惯,全村实现了从环境卫生整治临时突击到常态化长效化坚持的转变。
村庄变靓了,家园变美了,曾经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寨子焕然一新。
时值临沧市推行的“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在返乡干部建议下,那京小组与村民商议达成共识,确定了拆墙扩路,打造“庭院经济”,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的方案。
那京的傣家人历来爱花,也喜欢养花,确定发展旅游之后,大家积极配合,纷纷把自家院子的围墙拆掉种上花。没有围墙的村庄,独特的傣族文化,让游客有更好的融入感。全村种植的金链子花、蝴蝶兰、鸡蛋花、三角梅等多达几万株,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鲜花簇拥,鸟语花香,整个那京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花园,被誉为“金链子花盛开的傣寨”。
那京村按照“产业围绕旅游转,旅游促进产业旺”的原则,又发展了渔业,种植特色水果,开办亲子农场、农家乐,建设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展卖点等。
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打造了以古缅寺、民族文化广场、白龙箐、双头箐、许愿石、榕树王、孔雀山、龙挡坝峡谷等为主的旅游观光路线。开发了傣族饰品、竹编小摆件、土陶器皿等纪念品,深受游客喜爱。
村里配置了游客接待中心,给游客提供了旅游服务、了解民族服饰和特色农产品的窗口,以乡村旅游带动多项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和旅游业互促共进同发展。
2019年,那京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这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傣家村寨逐渐火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村民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