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邦丙乡邦丙村的刀某吃苦耐劳、勤劳勇敢,辛勤养育着一家老小,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可天公不作美,2023年他在做农活过程中不小心摔跤后抢救无效死亡,这对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我们已是七旬老人,他父亲患有重病,孙子又还年幼,以后的生活要怎么过啊。”母亲痛哭着告诉我们,她每天以泪洗面,感觉一座大山压在头顶,快喘不上气来,不由感到深深的绝望和无力。父亲看似不关心,看似没有影响,其实每天都偷偷躲在角落里泣不成声。儿子虽年幼却知道疾苦,自己一边流泪一边安慰奶奶,懂事地擦拭着奶奶的眼泪。这样的噩耗对他们爷孙三个是极大的打击,心如死灰,从此无了依靠,失去了希望。
就在这时,来自政府的关心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让母亲看到了希望。邦丙村社会救助员发现其父亲患病住院,医疗支出较高,详细告知其母亲社会救助政策,并耐心协助她到邦丙乡人民政府申请救助。在核实家庭经济情况后,邦丙乡人民政府按照政策将他家纳入了农村低保保障范围,民政办工作人员还主动帮其母亲申请临时救助,使刀某家庭困难及时得到缓解。
刀某一家的困难引起了县级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立马派人到邦丙村入户核查,了解到刀某妻子于孩子刚满月就借外出务工之由带走家里所有积蓄,从此失去联系不知去向,公安部门一直帮助查找,至今查找无果。乡村两级民政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主动配合、收齐材料,帮助刀某儿子申请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助。
从低保救助到临时救助,再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一项项政策把刀某一家从绝望中拉了出来,其母亲感动地说:“有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头顶的压力一下子就轻松了不少,我们家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
这次刀某的情况,得益于主动发现机制的建立,形成了以县、乡、村和村民小组人员为基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救助主动发现队伍,做到了“急难”对象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内,实现社会救助无盲区的目标。同时充分利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创建“一个门进来、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基层平台服务流程,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基层平台服务模式,采取“一核”、“二查”、“三比”的工作方法,做到救助对象精准-精准-再精准。实现合力救助、高效救助、精准救助和温暖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