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双江自治县红十字会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双江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4-01-12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2023年,县红十字会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县红十字会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抓好法治政府责任落实。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把法治工作纳入红十字会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和干部年度考核的内容,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养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改革、谋发展、促稳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履行好建设法治政府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明确专人负责并部署法治工作,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法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法治政府长效机制。坚持权责统一,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基层组织,完善内部管理等各项制度,提升红十字依法行政服务能力。一是对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职责,重大事项提交执委会研究决定,完善了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建立了《双江自治县红十字会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成立了双江自治县红十字会物资采购、接受物资捐赠领导小组。二是依法建立健全基层组织。今年新增1个基层组织,实现了全县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工作全覆盖,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红十字力量,夯实了红会基础。三是依法建会,依法收缴、使用与管理会费,实行专户管理,定期公开会费收缴、使用与管理情况,接受上级部门和会员的监督。

(三)强化宣传教育,法治政府意识深入人心。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等基本法律法规、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会、班子会、干部职工会学习议程。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月活动,悬挂宣传横幅,发放法治宣传手册210余份,提高法治宣传的知晓度和支持度。三是利用红十字博爱周、“5·12”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世界献血日、世界急救日等活动,发放红十字会宣传手册2100余份、应急救护手册2200余本、红十字会法知识问答1400余份、“三献”捐献宣传资料5200余份。四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测试,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参与性普法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法治宣传互动性和教育效果。

(四)强化社会治理,积极构建法治政府制度体系。一是按《关于落实“固堤行动”深入纠治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的通知》要求,进行全面自查,重申公务接待中要严格执行凭公函接待和接待清单制度,发挥“监督的再监督”和“检查的再检查”作用,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落实责任,强化公务接待管理,健全完善公务接待中公函、财务管理等制度规定。二是加强捐赠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捐赠程序,做到及时接收捐赠,立即划拨使用,账目清晰明了,捐赠物资清零的目标。通过县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公布捐赠款物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做好捐赠人的服务工作,切实强化公信力建设。三是健全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制度,遵守“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落实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审批各环节,加大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力度,强化了公开文件法定权限和程序,规范了报送审查的要求。筑牢了保密工作的思想屏障,全年没有发生一起泄密事件。

(四)加强监督,接受审计依法治会。强化红十字会内部监督,切实发挥监事会监督作用。监事会聚焦重点项目、重大资金使用,开展预防监督、事中参与式监督及事后检查监督,把合法合规性、程序完备性的监督体现到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做到精确有效。依法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质,为搭建社会公益性捐赠平台,规范社会公益捐赠行为,提升公众公益捐赠意识打下良好基础。加强对捐赠款物接收和使用的管理,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自觉接受审计、财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重要事项及时公开公示,进一步增强了透明度、提升了红十字会的公信力。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县红十字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县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有待加强。部分干部学法用法意识不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法机会多,用法次数少,学法与用法未得到很好结合,容易滋生学了用不上的观念。二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相对薄弱,普法宣传方式有待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法治宣传活动需进一步深入基层。三是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伍、志愿服务队相关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加强学习,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积极参与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等重点工作,时刻提醒干部职工及其家人提高警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法律素养。注重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认识,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计划,系统地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法律法规学习的同时,加强对业务相关法律的学习,将《红十字会》《红十字章程》纳入党组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让法律法规武装头脑,并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二)依法行政,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一是会党组始终把法治建设工作作为推进单位中心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法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在涉及法治建设领域重大事项决策方面,均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召开班子会和党组会进行集体讨论决定。二是把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党组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点内容,不断增强班子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科学合理制定党组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议题,认真学习法治建设与党的建设各项规定,引导教育全体干部职工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县红十字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取得实效。同时,积极开展反面典型教育,引导班子成员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三)做好宣传,深入推进法治入户。全面落实普法任务,严格落实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强化“谁主管谁普法”责任,确保普法责任落实到位。一年来,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法治宣传工作任务。参与各类法治宣传3次。全年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主要领导始终高度自警自省,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始终确保红十字会各项工作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框架内进行。另外,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认识,即若法律和规章相抵触,依法开展工作,下级规章与上级规章相抵触,遵照上级规章开展工作。

(四)奉公守法,提升廉洁自律良好形象。一年来,主要领导在认真学法用法、加强依法行政上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准则,随时警醒自己秉公办事,奉公守法,严以修身,严于律己,自觉维护党员领导干部良好的社会形象,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下一步,县红十字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以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法治宣传等为抓手,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双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强化责任,全面落实法治建设。落实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做到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解决、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继续加强领导干部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规范决策,大力推进领导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认真落实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述廉述法报告制度。

(二)强化学习,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党内法规等内容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引导干部职工认真自学,积极参加集体学习研讨,为红十字会的改革、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

(三)创新方法,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结合精神文明实践、应急救护培训“五进”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序良俗、社会美德等良好风尚,促进群众不断增强尊法守法的自觉性,努力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良好氛围。

(四)完善制度,提高依法工作效能。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公开标准,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做到资金募集、财务管理、分配使用等捐赠信息公开透明,切实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不断完善红十字爱心团队有关管理制度,促进红十字救援队和志愿服务队规范、高效开展服务。

(五)持续发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深入持续抓好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全社会的依法行政。紧紧抓住群众的普法教育不放松,注重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努力消除普法盲区死角。加大对法制宣传经费投入,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法治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2023年11月24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