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双江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4-01-26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监督索引号53092500800010000

目录

第一部分 主要工作概况

一、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二、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三、2024年预算草案

四、确保完成2024年预算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五、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政府预算公开表格(详见附件)

1-1双江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2双江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1-3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4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1-5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表(公开到款级)

1-6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县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1-7双江自治县分地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

1-8双江自治县县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

2-1双江自治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2双江自治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2-3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4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2-5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表(县对下转移支付)

3-1双江自治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2双江自治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3-3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4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3-5双江自治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地区)

3-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项目)

4-1双江自治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2双江自治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4-3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4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5-1 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预算情况表

5-2 2023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3县本级2023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4 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5-5双江自治县县本级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5-6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5-7双江自治县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情况表

5-8 2024年年初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

6-1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表

6-2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

第三部分 双江自治县2024年“三公”经费安排情况(详见附件)

第四部分 双江自治县2024年转移支付编制情况说明(详见附件)

第五部分 双江自治县债务情况说明(详见附件)

第六部分 空表说明(详见附件)

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之十七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11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双江自治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地方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507万元,完成年初人民代表大会目标任务31500万元的100.02%。其中:税收收入14536万元,非税收入16971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3008万元,完成年初人民代表大会目标任务193000万元的100.00%。比上年同期187551万元增支5457万元,增长2.91%。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50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5927万元,调入资金862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5648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398万元,上年结余结转47348万元,收入总计331289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3008万元,上解支出473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5648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290万元,调出资金8200万元,支出总计279719万元,年终结余结转5157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4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4460万元的37.61%,同比减少31.29%。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4957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 543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947万元,上年结余599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22200万元,调入资金8200万元,收入总计144778万元。政府性基金本级预算支出134957万元,上解支出-39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00万元,调出资金8621万元,支出总计14348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结转1295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860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5930万元的73.72%,同比减少3.28%。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068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2417万元的81.2%。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8602万元,上年结余39644万元,收入合计8824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0682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37564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由于县级国有企业实力较弱,按规定年初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年度执行中,收到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已全部安排支出3万元,收支平衡。

(二)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1.“三保”预算执行情况。按照国家、省级“三保”清单保障范围执行,全年完成“三保”支出94556万元,其中:保工资68374万元,保运转2237万元,保基本民生23945万元。

2.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2022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0702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2745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79570万元。2023年新增债务178688万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券56488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3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21900万元。2023年偿还债务24168万元(一般债务还本23868万元,专项债务还本300万元)。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6154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 160071万元,专项债务 201470万元。

3.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使用情况。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1398万元,年内动用31398万元,主要用于保工资、保运转和保基本民生支出。2023年预计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290万元,安排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7290万元。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为快报数,待省、市财政部门批复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县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兜牢“三保”底线,压减非刚性支出,加强政府债务管控,防范系统性风险,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一)主动担当作为,助推经济发展有力。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精准施策,靠前发力,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助推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不折不扣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和阶段性缓缴税费措施,全年落实中小企业“六税两费”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7000多万元;二是筹措资金2708万元,支持产业振兴、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企业等;三是安排财政资金2092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前期储备、规划设计、用地保障、林地审批、申报和招商引资工作;四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累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2452万元,确保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投入财政资金4542万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群众出门难和出行难问题进一步得到改善。投入财政资金1325万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垃圾治理等。投入财政资金1050万元,支持19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是支持生态环境建设。贯彻落实促进绿色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投入节能环保资金290万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六是投入财政资金19831万元。支持城市综合管理,加快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支持城市综合管理,保障老旧小区和城镇棚户区改造。

(二)聚焦增收节支,财政运行保障平稳。面对财政收支受经济下行、减税降费、调标增资、还本付息等多重因素影响,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向内抓实收入征管,向外争取资金支持。一是全力组织财政收入。财税部门及各非税收入征收部门认真落实财税政策,压实征管责任,积极协调配合,加大清缴工作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圆满完成年初预算目标任务;二是争取资金促进发展。聚焦中央和省、市财政政策支持方向,主动向上汇报反映困难,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强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全年向上争取资金155927万元。积极争取“沪滇协作”项目资金支持,全年预算内“沪滇协作”项目资金到位3115万元;三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通过对结转结余资金、实有账户资金清理,共盘活财政存量资金38266万元,盘活资金主要用于民生实事、债务化解和重点项目建设;四是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按照进一步盘活全县低效闲置国有资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年共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实现处置收入8059万元;五是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把握机遇争取债券资金,全年争取专项债券121900万元,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56788万元。另一方面搭建平台促融资,充分利用兴顺和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龙头优势,促进国有企业平台与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全年融资到位资金4030万元,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年民生支出达到15120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8%,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一是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年压减“三公经费”支出3%,压减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支出5%;二是全面保障“三保”支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三保”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三个优先”,突出资金统筹,强化底线思维,不折不扣抓好“三保”工作责任落实,确保了财政平稳运行,全年完成“三保”支出94556万元,完成上级的考核目标任务;三是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投入就业补助资金927万元,认真落实援企稳岗、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全年共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696万元惠及247户;四是持续推动教育质量提升。投入教育资金34482万元,支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教育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城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五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投入资金24566万元,特困供养、五保人员及孤儿养育等相关政策得到保障;六是加快健康事业发展。完成卫生健康支出15041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七是落实惠民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兑财政补贴等各类惠农直补资金8729万元;八是强化村(社区)经费保障。拨付村级人员经费2011万元,岗位补贴、绩效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缴费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全县村(社区)干部大岗位工资方案顺利实施。拨付村(社区)运转经费209万元,为村级组织履行职能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九是支持社会综合治理建设,完成公共安全支出6850万元,支持平安双江建设,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稳妥推进化债,健全债务风险防控。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化解计划,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化解政府债务压力,维护政府信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机制,优化政府债务结构;二是按照“一债一策”要求,严格执行《双江自治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方案》,每笔债务制定切实有效的化解措施,压实各单位债务化解责任,全年共化解存量债务35402万元;三是积极督促平台公司化解债务,健全债务防控机制,强化平台公司投融资监管,保持一定财政注资规模,提升平台公司经营及抗风险能力。

(五)破解变革难题,财政效能有序提升。围绕“开源、节流、堵漏、提质”四大方向,深入推进财政领域改革。一是深化预算编制改革。立足全局谋划年度目标任务、科学编报预算,逐步完善定额标准,减少预算编制偏离度;二是常态化抓好预决算公开及动态监督,预决算公开率达100%,公开质量不断提升;三是加强衔接资金、“三保”支出、专项债券资金、再融资债券资金支出调度,支出进度均达到上级考核目标;四是全面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聘请第三方对7个预算单位部门开展整体评价,对4个部门2023年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15个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预算安排,年初预算共审减资金25770万元;五是全力推进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实现执收单位非税电子化全覆盖;六是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互联网无纸质化申报和审批,全年完成采购金额6118万元,节约财政资金150万元,节约率达2.39%;七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以县委战略布局为引领,坚持“主业突出、布局优化、增效提质、风险防范”原则,整合重组后集建设、投融资、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兴顺和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正常,国有资本投向得到进一步优化,国资监管机制逐步理顺,国有资本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刚性支出显著增长,收支矛盾愈发突出;财政资源统筹能力弱,支出结构有待优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还不够充分;政府债务还本压力不断加大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4年全县财政工作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

(二)2024年预算编制原则:根据全省预算编制工作精神,

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拓宽财政资源多元统筹渠道,集中财力办大事,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调控能力。积极争取中央、省政策资金支持,加强债券资金统筹,增加资金有效供给,形成资金使用合力。优化重点支出保障,将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优化运转经费保障,严控一般性支出。规范和改革项目管理,坚持“先项目后预算”,增强预算安排精准性。除应急、救灾等特殊事项外,所有支出事项应细化到项目。规范和强化绩效管理,着力增强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上述编制原则,2024年地方财算收支安排建议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2000万元,增长1.5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9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193008万元增支4992万元,增长2.59%。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00万元,预计上级补助收入1370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29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8729万元,上年结转51570万元,收入合计246589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8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0550万元,预计上解支出5000万元,调出资金150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039万元,支出合计246589万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59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00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295万元,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303万元,调入资金15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441万元,上解支出157万元,支出总计32598万元,收支平衡。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3779万元,上年结余37564万元,收入合计11134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2744万元。年未滚存结余28599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万元,其中上级补助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专项资金3万元,县级国有企业利润收入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万元,收支平衡。

(三)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

1.“三保”预算安排情况:按照省级“三保”清单保障范围测算,全年预算安排“三保”支出97374万元,其中:保工资74312万元,保运转2626万元,保基本民生20436万元。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在2024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和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为确保县级正常运转,县财政将对上年度结转的支出及必须支付的支出做预拨处理。

四、确保完成2024年预算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2024年是实现“3815”战略三年上台阶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全县财政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和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各项决议,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效要求,强化财政要素保障,细化增收节支措施,全力以赴抓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助推经济发展,厚植财源夯实增收基础

聚焦促进财政增收,不断夯实财力保障能力。一是立足资源禀赋抓财源建设。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特征,围绕“三大经济”建设工程的推进和实施,狠抓产业发展培育财源;持续加大对蔗糖、烤烟、茶叶、坚果、咖啡等传统优势产业资金支持,做大骨干企业,促进可持续增收;二是深化国企改革抓财源建设。优化整合优质资产,实现资源重组合并,探索多渠道融资,以市场化方式经营国有资本,以兴顺和集团公司为龙头,逐步发展壮大企业实力,实现利用金融资本推动经济发展,有效培植地方税源;三是加强招商引资抓财源建设。切实加大招商引资财政支持力度,引入符合双江定位、发展潜力较大的优质企业到我县投资注册,力争用最短时间产生最大税收;四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抓财源建设。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见效,增强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做大财政“蛋糕”,持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财力是财政预算的保障,做大做强“蛋糕”是主题。一是提高财税征管效能。加强对重点税源的依法征管,科学研判和预测税源结构变化,加大欠税清缴力度,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挖掘非税增收潜力,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依法依规加大非税收入的收缴及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增加收入;三是做实土地基金收入。重点是整合土地资源,加大土地出让力度,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地块挂牌上市,尽快实现土地出让收入入库;四是盘活闲置资产资源。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对闲置资产的清理处置力度;五是争取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债券和国债政策支持。对标国家、省、市出台的稳增长一揽子政策,紧紧围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综合交通、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等重点方面,扎实抓好项目前期准备,精心谋划包装项目,最大限度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集中财力保重点促民生

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政策机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效能。一是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年预算安排“三农”支出40186万元以上;二是支持产业升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茶产业集聚区建设,鼓励发展创业投资,推进人才培养计划,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年内计划安排就业创业支出980万元;三是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五城同创”,持续保障“两违”整治,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支持,蓄力冰岛古茶山茶旅研学度假区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四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积极稳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绿美双江”建设,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五是支持民生保稳定,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严格落实好各项惠民补贴和监管政策,逐步补齐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全年计划安排民生领域支出155232万元以上,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以上。

(四)强化底线思维,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积极应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是筑牢兜实“三保”。始终坚持将兜牢“三保”底线作为财政工作的硬任务,严格落实县级“三保”主体责任,全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二是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大政府债务管控力度,强化政府专债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及时偿还债务本息,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全年预计化解地方政府债务22148万元以上;三是严厉打击非法融资活动。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持续发挥地方债务风险工作专班作用,履行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主体责任,积极争取上级和金融机构支持,助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四是着力强化库款保障安全。严格执行库款保障监测预警机制,科学、合理调度国库资金,竭力满足“三保”和重点支出资金需求,把好财政资金拨付关口,严格防范支付风险。

(五)狠抓财政管理,不断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要厉行节约树牢过紧日子理念,健全过紧日子制度,严格过紧日子执行,强化过紧日子监督;二是要进一步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切实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三是要加强财政管理,深入推进财政法治体系建设,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四是要主动接受人大审查监督,严格落实人大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加强日常沟通走访,积极回应代表关切。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也面临诸多困难,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提振信心、坚持不懈统筹把握大局,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5.“三保”支出:是指“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6.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7.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投融资进行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引导、推动、扶持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投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使本国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

8.预算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9.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及地方政府专门成立的基础设施性企业为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服务直接借入的债务和地方政府机关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分为直接债务和担保债务。

10.专项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行办理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监督索引号53092500800010111

  
附件【双江自治县2024年“三公”经费安排情况.docx
附件【双江自治县2024年预算关于举借债务情况说明.docx
附件【双江自治县2024年转移支付编制情况说明.docx
附件【空表说明.xlsx
附件【政府预算公开样表.xlsx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