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双江县人民政府   作者: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2-02-14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监督索引号53092500800010000

目录

第一部分主要工作概况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三、2022年预算草案

四、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政府预算公开表格(详见附件)

1-1双江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2双江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1-3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4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1-5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表(公开到款级)

1-6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县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1-7双江自治县分地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

1-8双江自治县县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

2-1双江自治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2双江自治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2-3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4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2-5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表(州、市对下转移支付)

3-1双江自治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2双江自治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3-3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4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3-5双江自治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地区)

3-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项目)

4-1双江自治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2双江自治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4-3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4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5-1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预算情况表

5-22021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3县本级2021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4 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5-5双江自治县县本级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5-6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5-7双江自治县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情况表

5-8 2022年初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

6-1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表

6-2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

第三部分 双江自治县2022年“三公”经费安排情况(详见附件)

第四部分 双江自治县2022年转移支付编制情况说明(详见附件)

第五部分 双江自治县债务情况说明(详见附件)

第六部分 空表说明(详见附件)

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之十六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2021年

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

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2年1月25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双江自治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双江自治县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不断加强财政管理工作,拓展理财思路,积极参与各项财政改革和经济建设调整,服务大局,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实践中开展工作,通过夯实财源基础,狠抓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较好地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五年来,财政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在经济发展下行、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下,我县财政增收面临极大挑战,财政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县委的领导下,经过财税部门的共同努力,财政预算执行能力总体向好,向上争取资金从141958万元增加至191975万元(含专项债券32700万元),年均增长6.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2518万元下降至31869万元,年均减幅0.43%,其中:税收收入从11970万元增加至14423万元,年均增长3.80%;非税收入占比从63.2%下降至54.7%,下降8.5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进一步优化,可用财力进一步增加,财政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五年来,财政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脱贫攻坚、经济发展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民生事业短板弱项加快补齐,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运行,财政综合保障能力稳步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75215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248059万元,年均增长7.20%。因会计核算方式改变,由权责发生制改变为收付实现制核算,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62576万元,与去年同期同口径相持平。

五年来,财政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先后制定印发了《双江自治县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加强预算管理的实施意见》《双江自治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政策,预算收支管理不断规范,财政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完善政府采购平台的建设,有效提升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压减运行成本,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现财政支付、清算业务的无纸化办公,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继续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不断提高预决算信息的透明度,连续五年公开率达100%。

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努力克服常态化疫情防控、减税降费政策和投资消费乏力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认真落实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及其常委会决议,抢抓经济发展机遇,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加强绩效考核运用,坚守“三保”底线,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做好风险防范和生态环境保护,圆满完成年度财政收支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2021年预算收支情况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8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1860万元的100.03%,同比增收952万元,增幅3.08%。其中:税收收入14423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5.3%,同比减收350万元,减幅2.37%(税收收入含留抵退税480万元为14903万元,同比增幅0.9%);非税收入17446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4.7%,同比增收1302万元,增长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2576万元,完成市级最终确定目标任务161600万元的100.6%。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6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9275万元,调入资金30943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7000万元,其他调入2394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87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4万元,收入总计251041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2576万元,上解支出4641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8740万元,调出资金1754万元,支出总计197711万元,年终结余结转53330万元(因会计核算方式改变,结转指标将在下一年度形成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30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3000万元的48.5%,比去年同期减收13741万元,减幅68.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3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500万元的497.4%。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630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71万元,上年结余837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2800万元,调入资金1754万元,收入总计44364万元。政府性基金本级预算支出27359万元,上解支出3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18万元,调出资金7000万元,支出总计34507万元。收支相抵,结余结转9857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902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9844万元的98.6%。同比增收3286万元,增长5.9%。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642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4085万元的104.3%,同比增支5606万元,增长11%。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9020万元,上年结余30923万元,收入合计8994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6428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33515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年初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收到上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万元,用于支付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

5.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为快报数,待省、市财政部门批复我县2021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

1.着力“培源争资”,提升保障实力。科学研判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减收影响,主动参与营商环境建设,严格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大力培植涵养税源,对上争取各项补助资金,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做大做优财力蛋糕,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税源支撑。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3%,同比增收952万元,增幅3.08%。全年共争取到位上级补助资金191975万元(含专项债券32700万元),同比增加26401万元,增幅15.95%,完成县级目标任务195200万元的98.35%;全年累计实现国有资产处置收入10309万元,取得土地出让收入5228万元,收回结余结转资金98607万元。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着力“节支保重”,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全年压减“三公经费”支出3%,压减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支出5%。二是落实三保责任。紧盯“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硬任务,强化资金分配使用监管,集中财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事项。全年“三保”支出共计91440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17413万元、保工资支出69772万元(不含2017年改革绩效奖励支出8923万元)、保运转支出4255万元。三是突出政策重点,全面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全年完成教育支出32588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625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84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2515万元、农林水支出22525万元、节能环保和城乡社区支出11161万元。四是落实县委部署,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支出。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一县一业”战略,支持打好“三张牌”,共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帮扶、稳定就业帮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提升4大类共103个乡村振兴项目,全年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14164万元;着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年共拨付疫情防控资金1161.84万元;全面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防护水平,全年共拨付财政资金1170万元;加大投入平安“双江”建设、扫黑除恶经费,全年公共安全支出5729万元;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美丽县城”、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全年共拨付财政资金9000万元以上;全力支持“冰岛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做好设施建设及整体搬迁安置工作,全年拨付资金29170万元。

3.着力“惠企利民”,用好直达资金。严格按照直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及时将中央直达资金下达到资金使用部门,用于支持教育、社会保障、困难群众救助、应急物资保障、交通运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领域,全年共下达我县中央直达资金38174.54万元,共完成直达资金支付31907.08万元,支付进度达83.58%。直达资金的及时拨付,保证了基层运转和企业复工复产、救助困难群众的积极作用。全年民生领域支出达12192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

4.着力“风险防控”,坚守预警底线。严格政府债务管理。一是严防债务风险。坚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精神,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二是严格执行《双江自治县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方案》,明确债务化解目标,全年共化解存量债务40860万元(含高速公路2151万元)。三是全面摸清掌握全县政府性债务,优先安排到期债务本息资金。本着“适度举债、讲求效益、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的原则,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县政府性债务进一步得到规范。

5.着力“提质增效”,深化财政改革。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制度为基础,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对所有财政资金实行全流程支付电子化管理,建立高效的资金拨付体系。三是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分配体系,完善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安排,年初预算共审减资金13822万元。四是健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推动总预算会计核算系统的升级改造并实现平稳过渡,完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制度衔接,全面有效实施政府会计标准体系。五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流程,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政策;2021年,全县各采购单位共备案计划采购金额970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9442万元,节约资金263万元,节约率2.7%。

6.着力“国资监管”,推动国企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国资国企监管工作目标任务,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切实加强国有企业法治建设,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服务全县发展能力。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健全主体责任落实体系,继续抓牢抓实企业党建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全面发展取得实效。二是按照全县国有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进一步统筹国有资本战略布局,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认真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将原有的10户国有企业进行重组整合,认真推进在册的13户全民所有制改制,其中:完成公司制改制4户,完成注销7户,待省市级明确后再做统一改制2户。三是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强化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债务风险和债券风险日常监测,将企业财务数据纳入省国资、财政信息系统管理,守住不发生违约风险的底线。四是扎实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县粮食收储经销公司2013-2021年粮食风险基金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加强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财政补助资金安全及落到实处。

7.着力“五个坚持”,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党组(党委)对财政工作的领导。自觉把财政(国资、金融)工作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之下,牢固树立“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坚持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两手抓,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扎实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四是坚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国资)工作形势综合分析研判。五是坚持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综合实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运行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支出压力加大,供需矛盾突出,“三保”支出保障困难。二是到期债务偿还资金来源匮乏,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保障难度加大,县级财政运行十分艰难。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2年预算草案

2022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全面压减非刚性支出,优先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建设项目支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1900万元,同比增长0.1%。其中:税收收入15300万元,比上年同期14903万元(含增值税留抵调库480万元)增加397万元,同比增长2.66%,非税收入16600万元,比上年同期17446万元减收846万元,同比下降4.85%,非税收入占比52.04 %,非税占比较去年下降2.66个百分点。

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按收付实现制口径测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86900万元,比上年同期162576万元增长24324万元,同比增长15%。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1900万元,返还性补助收入250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20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35289万元,调入资金3812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3930万元,上年结转53033万元,收入合计30199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69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5858万元,预计上解支出5000万元,支出合计207758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结转94234万元(会计核算方式改变,结转指标将在下一年度形成支出)。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079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25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9857万元(专项债券7700万元,上级补助2137万元,结余20万元),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1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3042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3025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7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4694万元,调出资金5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70万元,收支相抵,结余931万元,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4877万元,上年结余33515万元,收入合计9839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9178万元。年未滚存结余39214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于县级国有企业实力较弱,暂不具备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条件,故不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

(五)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1.“三保”预算安排情况:按照国家、省级“三保”清单保障范围测算,全年预算安排“三保”支出101200万元,其中:保工资72736万元(不含改革绩效9690万元);保运转3946万元;保基本民生24518万元。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在2022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和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为确保县级正常运转,县财政已将上年度结转的支出及必须支付的基本支出提前下达到各部门。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产业强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围绕产业强县战略部署,把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一是用好用活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林产业园区发展,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力争年内新增5户入园企业,为财政持续增收提供后续财源。二是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支持财政增收有贡献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提质增效,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年内支持培育新增5户以上企业升规,扩大财源总量,为财政持续增收提供税源支撑。三是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文旅项目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在文旅项目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四是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最大内需潜力和高质量发展动能所在,支持协调推进城乡建设,支持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走出一条山地民族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全年安排城乡社区支出14590万元。

(二)坚持收支并重,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一是做好收入文章。加强收入预期管理,科学研判经济运行形势,加强财税会商机制,强化收入预期分析,确保完成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900万元目标任务。二是做好国资文章。扎实推进国有资产的出售工作,进一步加快对勐库滇濮古镇国有土地、原沙河粮管所、产业中心片区等国有资产公开出售和勐库保障房销售工作,力争实现国有土地和国有资产出让收入达10000万元以上,缓解公共预算平衡压力。三是做好项目文章。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统筹支持综合交通、水利、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新的税收增长点。四是做好争资文章。准确把握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机遇,紧密跟踪、研判、吃透中央、省、“六稳”、“六保”政策,认真谋划事关我县乡村振兴、民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产业园区建设、医疗卫生、城镇供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确保向上争取资金突破200000万元,其中: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补助165000万元以上,专项债券发行成功30250万元以上。五是做好盘活文章。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盘活财政结余结转资金和清理各领域“沉睡”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坚持“三农”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惠农资金精准分配、精准使用,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着力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现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和集中投入,集中财力办大事,全年计划整合涉农资金1558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0%以上。二是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夯实农业基础,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农业内生发展动力,不折不扣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全年安排“三农”支出10428万元。三是依托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的优势,支持绿色农业转型升级,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和持续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四是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加大对海绵乡镇、海绵村庄建设资金支持,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五是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支持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民生工作,着力支持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

(四)坚持人民至上,兜实兜牢民生底线。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坚定不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把稳就业放在财政支出优先位置。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稳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全年预计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出达925万元以上、预计就业补助支出达1200万元以上,支持开展“千人培训”计划,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二是支持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县一中、沙河中学、允俸完小等改扩建,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生均公用经费、营养餐等教育专项资金和县级配套足额到位,全年安排教育支出36904万元。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确保国家政策保障的离退休人员生活费、在职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和“五险一金”足额拨付。兜底保障优抚对象、城乡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特困人员等人员待遇,确保每项民生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四是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巩固疫情防控良好态势,全年安排疫情防控资金300万元。全年安排民生领域支出14716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

(五)坚持安全发展,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坚持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一是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确保粮食、能源、交通、卫生健康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安全。二是按照“谁举借、谁偿还、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好本单位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主体责任,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和金融机构支持,助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2022年预计化解地方政府债务22713万元。三是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支持加强地质灾害、洪涝、旱灾、山火等灾害防御,支持提高应急管理、抢险救援和防灾减灾的能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双江。同时,全力做好扫黑除恶、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全年安排公共安全支出7585万元。四是保持财政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把好财政支出关口,加强财政库款监测,重视财政资金安全管理。

(六)坚持提质增效,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深入贯彻落实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一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法定原则,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二是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严格按照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到决算结果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全年安排30个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三是继续完善政府预决算、“三公”经费等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严格依法理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严格落实人大决议,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纳入人大监督的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提高依法聚财、依法理财的工作水平。五是强化责任担当。以更高站位服务全县大局,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政领财、政令财行”。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和本次会议决议,在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与指导下,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勤政务实,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环境优、百姓富的现代化美丽双江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部分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5.“三保”支出:是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6.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7.权责发生制:它是以本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一种制度。凡在本期发生应从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支付或未付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发生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收到或未收到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8.收付实现制:是会计核算中以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付出作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项,无论其发生时间早晚或是否应该由本期承担,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

9.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按照不同支付类型,采用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方法,支付到商品或货物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10.预算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11.直达资金: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到达的资金。通常情况下是指中央政府直接拨款到地方,资金下达被称为直达资金。直达资金是在建立了特殊转移支付机制,通过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直达资金避免了资金的层层审批,能够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利企利民。

12.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13.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及地方政府专门成立的基础设施性企业为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服务直接借入的债务和地方政府机关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分为直接债务和担保债务。按照预算来源划分,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县级政府债务,只能通过省政府代发地方政府债券形式举借。

14.一般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行办理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15.专项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行办理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附件:

3.双江自治县2022年转移支付编制情况说明20220214032931095.docx

4.双江自治县债务情况说明20220214032403838.docx

5.空表说明.xlsx

监督索引号53092500800010111

  
附件【4.双江自治县债务情况说明20220214032403838.docx
附件【3.双江自治县2022年转移支付编制情况说明20220214032931095.docx
附件【5.空表说明.xlsx
附件【双江自治县2022年“三公”经费安排情况20220214032402870.docx
附件【1.双江自治县2022年政府预算公开样表(定)20220214032333168+(3) (1).xlsx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