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092500171300000
双江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市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九、其他公开信息
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年预算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
第二部分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基本支出预算表(人员类、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
八、项目支出预算表(其他运转类、特定目标类项目)
九、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本级下达)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另文下达)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二、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三、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四、县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五、县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六、新增资产配置表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宣传国家、省、市、县有关城市管理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和规章。
2.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我县城市管理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3.负责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指导、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检查、业务培训和综合考评全县城市管理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
4.负责城市道路、桥梁、照明、供水、排水、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物业等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等方面的全部工作。
5.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权。
6.市场监督管理方面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权;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以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的行政处罚权。
7.交通管理方面侵占城市道路、违法停放车辆等的行政处罚权。
8.水务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倾倒废弃物和垃圾及违法取土、城市河道违法建筑物拆除等的行政处罚权等。
9.负责依托全县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全县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调度、监督、考核和评价。承担推进全县数字化、长效化、精细化、网格化城市管理责任。
10.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信访、投诉群众的接处工作。
(二)机构设置情况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是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于2019年3月20日经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双办发﹝2019﹞62号)文批准成立,内设机构5个股级:办公室、政工监督室、政策法规室、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办公室。下属事业单位2个: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市容环境绿化管理中心。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核定行政编制8名,设局长1名(正科级)、副局长3名(副科级)、科级干部4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核定事业编制11名(管理人员编制5名,专技人员编制2名,工勤人员编制4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市容环境绿化管理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3名(管理人员编制2名、工勤人员编制11名)。
目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编制在职8人,其中:局长1人(正科级),副局长3人(副科级),科级干部4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队事业编制在职10名(管理人员4名,专技人员2名,工勤人员4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市容环境绿化管理中心核定事业编制在职11名(管理人员0名、工勤人员11名)。
(三)重点工作概述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全面从严治党
2020年,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各级纪委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明纪律规矩,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践行“四种形态”,标本兼治,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放在首要位置抓实抓紧抓好,把责任制的落实贯穿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工作之中。一是全面落实党组集体领导责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省市县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系列部署要求,持续加深对履行主体责任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城市管理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先后集中学习党纪和法律法规4次,认真落实履职报告制度,组织班子成员汇报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个人履职情况2次,做到了落实主体责任“不松手”。二是认真抓好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局党组书记牢固树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职责,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主持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会议2次,上廉政党课1次,带头落实各项制度规定,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督促检查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组织开展党员活动7次,做到“四个亲自”,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及时研究解决执纪执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三是严格履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对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做到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党组书记和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各股室负责人、各股室负责人与干部职工之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共59份,列出“责任清单”,细化分解任务,做到履责有任务、尽责有标准、问责有依据,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加强扶贫工作,不断抓实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2020年,是新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村退出10条、户脱贫6条标准,扎实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为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8.1万元(闷乐村6.4万元、那蕉村11.2万元,驻村工作经费10.5万元),已脱贫退出的49户建档立卡户人员,没有出现返贫、错退情况。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鲜花盛开的村庄”建设工作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勐库镇那蕉村和勐勐镇闷乐村改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积极组织绿化人员对挂钩点做好树木、花卉、草坪的种植和培育养护,精心组织村民对村庄中脏乱差的区域进行卫生清扫工作,努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3.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城市管理乱象
一是结合单位职能职责,聚焦易受涉黑涉恶干扰的违法建设、市容管理、户外广告、渣土运输等领域,共开展排查涉黑涉恶线索160余次,排查乱点乱象问题线索50次,排查出40个乱点乱象问题,本部门治理40个乱点乱象问题;二是加大对城市管理领域中的乱点乱象和重点问题的巡查和管理力度。三是在所管辖的范围内重点清理各类户外公共场所无证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城市垃圾乱堆乱放、城市河道倾倒废弃物和垃圾及违规取土,认真落实环境治理“门前五包”责任制,停车规范化管理实施初见成效,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4.整顿城区经营秩序,规范城区市场经营管理
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进一步规范整治以路为市的突出问题,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管理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美丽县城”建设,为有效遏制乱设摊点、占道经营、超店经营等问题。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城区所有占道经营的临时水果摊点进行清理整治,对占道经营的临时水果摊点和流动的水果摊全部规范到农贸市场经营或进店经营。在整治期间,共整治临时水果摊75户,为继续巩固整治成果,实行“早中晚轮班”执勤值班制度,继续加大临时水果摊整治。
5.加强“美丽县城”建设,综合整治城区环境,提升城市规范管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强市容市貌环境整治。
一是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市容市貌管理规范化、长效化,重点解决脏、乱、差现象;二是加强非法广告治理,加大对私自散发、张贴小广告和车体广告的查处力度,依法拆除未经审批、长期空白闲置、陈旧破损、影响市容和安全的广告设施;共清除各类小广告300余处,清理违章占道广告牌13个,清理违章乱发宣传单600余份,清理损坏条幅30多条;三是对县城区街道部分店面牌匾进行规范,使户外广告和牌匾标识与城市风貌相匹配,将广告牌匾打造成具有我县民族特色的一道风景线,以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为目标,集中整治临街建筑乱吊乱挂、乱贴乱画,屋顶私搭乱建,建筑立面破旧、污损和商店招牌、餐饮企业不规范等行为;按照“一店一招牌”的原则,结合“美丽县城”建设城市外立面改造项目,加强对城区门头匾牌的规范管理。受理门头牌、店面装修临时审批共计120余家。打造华耀商业街华耀茶文化主题街区风貌,共计需要更换门头牌51个。四是加强城市垃圾综合治理。重点解决县城规划区内环卫设施不配套、垃圾乱堆乱倒、收集清运不及时、清扫保洁不到位等问题。规范垃圾清运管理,完善垃圾定期清运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和密闭清运。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全面推行环境卫生网格化治理机制,以治理公共垃圾、背街小巷卫生和卫生死角为重点,抓好县城内主、次干道、商业街、背街小巷及其他公共区域的卫生整治,今年以来共协助监督检查县城环境卫生80次,整改落实存在的问题70余个,建立了全天候保洁制度。五是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做实规划区绿化管护,为“美丽县城”建设保驾护航,今年共修剪行道树300余人次,修剪绿篱、绿化带 400人次,分四期对城市树池进行花草培植,共种植海棠13000余株 ,培植草坪 4600平方米等等。补植补种20个花架和181个防腐木箱花卉苗木12000余株,新增种植苗木11600余株。
6.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
为规范我县城市空间,提升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城市形象,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美丽县城”建设,加大拆临拆违工作,对各类新增违法建筑实行“零容忍”,确保违法建筑第一时间发现,依法组织拆除,坚决遏制“两违”行为发生。2020年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拆除违法违规建筑31136.21平方米;拆除县城规划区内临时性建筑13880平方米,拆违拆临总面积45016.21平方米。
7.加强排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切实提高疫情防控工作,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全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连续召开2次紧急会议,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县相关精神,严格落实云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0条措施,一是加强自我净化,对单位周边进行全面消毒;二是积极落实“包保”责任,配合挂钩村对外出返乡人员全面排查监管。通过逐户走访排查,均无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三是加强市容秩序管理,关闭活禽市场,加强县城环卫保洁,为疫情防控创造条件;四是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对千户村、鱼种站、214线县城段、华耀商业街、时代广场、阳光名苑、大商汇8个地区返双人员进行排查,共排查住户及商铺1055户;五是加强对单位内部干部职工及家属的排查,共排查61户。六是认真抓好挂钩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巩固提升。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地毯式摸排。严格卡点管理,协助挂钩村在主要道路入口设6个卡点,对进入辖区人员和车辆进行全方位管控,防止潜在风险隐患,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1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0个。截止2020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32人,其中:行政编制 8人,事业编制24人。在职实有29人,其中: 财政全额保障29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 0人,其中: 离休0人,退休0人。
车辆编制4辆,实有车辆4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务总收入 1983.8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983.86万元,政府性基金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与上年对比增加171.21万元,增加比例9.45%,主要原因分析:县住建局市政设施管护项目划转我单位,我单位新增市政设施管护项目。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 1983.86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983.86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983.86万元(本级财力1983.86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万元。
与上年对比增加171.21万元,增加比例9.45%,主要原因分析:县住建局市政设施管护项目划转我单位,我单位新增市政设施管护项目。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总支出 1983.86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1983.8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86.37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175.57万元,增加比例9.69%,主要原因分析新成立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市容环境绿化管理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3名(管理人员编制2名、工勤人员编制11名)。项目支出1297.49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4.35万元,减少比例0.34%,主要原因分析本单位因厉行节约,故项目经费比上年减少。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主要用于功能科目分组,主要用于: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38.72万元;2081199 其他残疾人事业支出2.17万元;2089999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万元;21011 行政事业单位医疗32.45万元;2120101行政运行337.50万元;2120104城管执法395.29万元;2120501城乡社区环境卫生965.49万元;2129999其他城乡社区支出182万元;2210201住房公积金29.04万元。
五、市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与中央配套事项
无
(二)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无
(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无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1个,政府采购预算总额5.74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5.74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5.82万元,较上年减少0.18万元,下降3.09%,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万元,较上年持平,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增减变化原因:较上年持平。
(二)公务接待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接待预算费为1.82万元,较上年减少0.18万元,下降9.89%,预计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15次,共计接待182人次。
增减变化原因: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4万元,较上年无变化。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较上年无变化;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万元,较上年无变化。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4辆。
增减变化原因:较上年持平。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一)市政设施管护经费:对县规划区公共市政设施管护,提升市容市貌。
(二)园林绿化管护工作经费:县规划区内园林绿化3.2万平方米的管护,行道树5000棵等管护费用。
(三)数字城管租赁费: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
(四)两违整治工作费用:“两违”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及美丽县城建设拆临拆违工作。
(五)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美城环卫:为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把全县城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三优”文明城镇。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筹安排的支出。其功能分类范围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
3.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是指财政部门用一般预算安排给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应根据管理要求用于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尤其要优先安排用于保证人员基本工资和开展公务必不可少的支出,不得用于自筹基本建设支出。
4.基本支出:指行政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产生的支出,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5.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机关运行经费安排162.79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4.24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14.89%,增减变化原因: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鉴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20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20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
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年预算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
(一)项目名称
两违整治
(二)立项依据
中共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委办公室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违法用地违法建筑专项整治攻坚行政实施方案》双办发[2019]187号
(三)项目实施单位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四)项目基本概况
1.为坚决遏制“两违”高发频发态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力保护制度,维护城乡规划管理秩序,彻底解决全县“两违”问题。
2.助推“美丽县城”建设深化“拆临拆违”工作力度。
(五)项目实施内容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违法用地违法建筑专项整治攻坚。
(六)资金安排情况
该项目2021年共计投入100万元。
(七)项目实施计划
1.日常巡逻巡查;
2.入户宣传动员工作;
3.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复垦。
(八)项目实施成效
2021年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拆除违法违规建筑8700平方米。
附件:2021032310111218842(2021年预算公开).xlsx
监督索引号530925001713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