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双江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5-03-04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监督索引号53092500800010000

第一部分 主要工作概况

一、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二、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三、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四、确保完成2025年预算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五、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政府预算公开表格(详见附件)

1-1双江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2双江自治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1-3双江自治县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1-4双江自治县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1-5双江自治县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表(公开到款级)

1-6双江自治县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县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1-7双江自治县分地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

1-8双江自治县县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

2-1双江自治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2双江自治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2-3双江自治县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2-4双江自治县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2-5双江自治县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表(县对下转移支付)

3-1双江自治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2双江自治县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3-3双江自治县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3-4双江自治县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公开到项级)

3-5双江自治县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地区)

3-6双江自治县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项目)

4-1双江自治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2双江自治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4-3双江自治县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4-4双江自治县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5-1 双江自治县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预算情况表

5-2 双江自治县2024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3双江自治县县本级2024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5-4 双江自治县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5-5双江自治县县本级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5-6双江自治县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5-7双江自治县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情况表

5-8 双江自治县2025年年初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

6-1 2025年县级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表

6-2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

第三部分 双江自治县2025年“三公”经费安排情况(详见附件)

第四部分 双江自治县2025年转移支付编制情况说明(详见附件)

第五部分 双江自治县债务情况说明(详见附件)

第六部分 空表说明(详见附件)


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之十六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2024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5年2月19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双江自治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地方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033万元,完成年初人民代表大会目标任务32000万元的100.10%,同比增幅1.67%。其中:税收收入14987万元,非税收入17046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8305万元,完成年初人民代表大会目标任务198000万元的100.15%。比上年同期193008万元增支5297万元,增幅2.74%。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3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42181万元,调入资金1442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077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324万元,上年结余结转51570万元,收入总计268309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8305万元,上解支出522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259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73万元,调出资金7771万元,支出总计227174万元,年终结余结转4113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1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3303万元的53.48%,同比增幅3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703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 711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338万元,上年结余129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1654万元,调入资金7771万元,收入总计77175万元。政府性基金本级预算支出32703万元,上解支出8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3954万元,调出资金1169万元,支出总计67914万元。收支相抵,结余结转9261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50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3779万元的74.6%,同比增收6430万元,增幅13.2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84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2744万元的82.7%。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5041万元,上年结余37574万元,收入合计9261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842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4189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万元的10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7万元,完成年初人民代表大会目标任务9万元的77.78%。比上年同期3万元增支4万元,增幅133.33%。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国有资本经营本级收入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上年结余0万元,收入总计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万元,调出资金2万元,支出总计9万元。收支相抵,年底无结余结转。

(二)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1.“三保”预算执行情况。按照国家、省级“三保”清单保障范围执行,全年完成“三保”支出95901万元,其中:保工资71509万元,保运转2367万元,保基本民生22025万元。

2.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2023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6154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 160071万元,专项债务 201470万元。2024年新增债务62429万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券10775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33954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7700万元。2024年偿还一般债务本金1055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还本8729万元,本级财力还本1821万元)。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41351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60386万元,专项债务余额253124万元。

3.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安排使用情况。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17324万元,年内动用17324万元,主要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2024年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73万元,安排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273万元。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为快报数,待省、市部门批复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县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扣“三大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强化对重大战略、重要任务和重点改革的保障力度,推动全县经济持续向好。

(一)强化财政政策支撑,保障经济稳中向好。坚定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原则,紧紧抓住积极财政政策这一有力杠杆,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迈向稳进提质的新征程。有效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全力确保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促进全县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一是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和阶段性缓缴税费政策。全年实施中小企业“六税两费”减免、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减免等政策,累计减税降费税费合计9147万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向好发展。二是抓住政策机遇期,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年申请到位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2429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5460万元、增发国债资金9318万元,为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以政府采购政策导向为抓手,助力企业走出困境。全年政府采购共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总额5559.08万元,占采购总规模的74.33%。

(二)强化财政资源统筹,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在当前财政紧平衡、硬平衡的严峻形势下,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内部收入征管工作,向外争取资金支持。一是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全年实现糖业行业税收3536万元,烟叶税收2544万元,茶叶行业税收2143万元。深挖非税收入潜力,强化财税与产业政策协同增效,培育经济增长点,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33万元,圆满完成年初预算目标任务。二是积极争取资金,助力发展进程。紧密围绕中央及省、市级财政政策的扶持导向,强化项目储备工作,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争取“上海援滇专项资金”支持3347万元、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35859万元、县级基本财力奖补资金7184万元,全年向上争取资金共计151419万元。三是充分激发财政存量资金活力。通过清理结转结余资金和实有账户资金,成功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920万元,统筹盘活两年以上部门结余资金31491万元,重点投向民生重点工程、债务化解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四是积极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持续加大对全县低效闲置国有资产盘活力度,共盘活闲置国有资源资产11304万元。

(三)兜牢民生底线,保障重点领域投入。紧盯民生福祉,实现基本民生底线“兜得住、兜得牢”,重点领域投入“有力度、有效益”,全年民生支出达16399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70%。一是坚持基层“三保”优先保障不动摇。全年完成“三保”支出95901万元,顺利完成上级考核目标,全县未发生基层“三保”风险事件。二是支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全年教育及科学技术支出35197万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4400万元,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提高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推动教育公平与社会发展。三是支持就业优先政策。全年投入就业补助资金1254万元,拨付贴息资金745万元,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落实各项相关贴息政策。四是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精准有力。全年卫生健康支出14564万元,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公共卫生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升至94元,城乡居民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70元,着力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五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投入6478万元用于城乡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及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投入475万元用于支持城乡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六是落实惠民惠农政策,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通过“一卡通”兑付各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14183万元。全年投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64万元,加快补齐农村公益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支持综合治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交通运输支出10280万元,支持城乡道路的建设与养护工作。节能环保支出683万元,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住房保障和城乡社区支出23358万元,推动老旧小区及城镇棚户区改造工作,促进城市治理效能提升。

(四)防范化解地方风险,强化筑牢安全防线 。全年通过一系列财政举措,全方位、系统性地防范化解地方风险,为县域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构筑起了一道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一是严格按照债务偿还计划,按时足额偿还政府法定债务到期本息,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全年共化解存量债务74706万元。二是积极应对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成立了双江自治县财政金融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着力关注关键风险指标,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持续加大对粮食安全的支持力度。积极统筹资金发放耕地地力补贴,加快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全年投入财政资金2256万元,为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加大对公共安全领域的财政投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全年安全支出626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017万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聚焦“开源、节流、堵漏、提质”这四个核心方向,深入推动财政领域的改革进程。一是深化推进财政监督改革。落实清廉云南建设要求,统筹推进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和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取得实效。持续强化预决算的公开透明度和动态监督机制,全年预决算公开率达到100%,公开质量持续提升。二是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委托第三方机构对7个部门进行综合评估,对4个部门2025年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以及13个重点项目执行绩效评估,对表现不佳或无效的资金一律实施削减或取消预算安排,年初共审减项目资金26422万元。全力推进公务差旅一体化改革工作,加强公务差旅业务全流程监督,进一步推动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持续提升全县财政财务数字化、无纸化应用水平和治理效能。四是推进政府采购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运作。全年双江县政府采购意向应公开项目24个,已公开项目24个,采购意向公开率100%。双江县政府采购计划采购金额为7792万元,实际采购金额为7479万元,节约金额为313万元,节约率为4.01%。五是国企改革取得实效。坚持“主业突出、布局优化、增效提质、风险防范”的原则,对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全年压降平台公司2户。国有资本投向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国资监管机制逐步得到理顺,国企国有资本发展逐步形成新格局。

各位代表!2024年财政运行基本平稳,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县财政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无持续收入增长点;财政自给率低,支出压力凸显,财政“紧平衡”、“硬平衡”已成为常态;政府债务风险逐步显现,防控压力加大;财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改革深入程度不够。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5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预算编制和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市场,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预算编制原则:一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根据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考虑全县各项事业发展需求,突出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保障民生支出和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勤俭节约,讲求绩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依法理财,规范透明。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财政管理制度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一)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收支安排为: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23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5400万元,非税收入16900万元),比上年同期32033万元增长267万元,增长0.8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0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198305万元增支1695万元,增长0.85%。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3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40000万元,调入资金553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7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7423万元,上年结转41135万元,收入合计23906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0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0198万元,预计上解支出5000万元,调出资金13867万元,支出合计239065万元,收支相抵后结余结转0万元,为收支平衡的一般公共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922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00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9261万元,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794万元,调入资金1386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4765万元,调出资金5000万元,上解支出157万元,支出总计39922万元,收支相抵,结余0万元,收支平衡。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6636万元,上年结余24189万元,收入合计10082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916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1661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无结余。

(二)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

1.“三保”预算安排情况:按照省级“三保”清单保障范围测算,全年预算安排“三保”支出100694万元,其中保工资72948万元,保运转2412万元,保基本民生25334万元。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在2025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和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之前,为确保县级正常运转,县财政已将上年度结转的支出及必须支付的支出做提前下达处理。

四、确保完成2025年预算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和系列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全县财政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及本次人民代表大会各项决议,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着力在打造健康财政、安全财政、发展财政、民生财政、质效财政上下功夫,按照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培税源、提质效、强能力,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强化财政要素保障,细化增收节支措施,坚决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加大对重大战略、重要任务和重点改革的保障力度,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双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一)强化财源税源培植夯实财力保障基础持续挖掘财源增长点,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一是积极帮扶企业纾困增效,厚植长效财源。在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前提下,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助力培育5户以上工业企业升规、10户以上商贸企业升限、力争实现涉税主体增量。二是依托优势资源强化财源培植。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特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突出特色经济和规模经济,在重点扶持规模产业的同时注重后续财源和新兴财源的培育,持续加大对“糖、茶、果、菜、牛、咖啡”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投入。推进高优蔗园示范区建设,保障“坡改梯、小改大”工作顺利开展,支持打造良好茶产业生态,做优做强做响双江直播平台,激活市场活力,促进可持续增收。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挖掘新兴财源。深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大重点国有企业、重点项目改革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引导国有企业做强做优主业,逐步发展壮大企业实力,有效培植壮大税源。四是加强资源统筹拓展财力来源。深入开展闲置资源资产的摸排清理,全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源、资本和资金“四资”盘活利用,积极探索国有资产清查盘活利用新路径,确保闲置资源资产收入及时入库。五是优化营商环境涵养财源。依托优势产业及文化旅游资源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保障好40周年县庆及系列节庆活动,持续做好文旅商品研发推介,认真贯彻执行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对环保负面影响小、长远效益好的项目,有效增加财源。六是全力向上争取资金。扎实抓好项目前期准备,对照国家、省、市出台的稳增长一揽子政策,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等重点方面,精心储备项目,抓住政策机遇期,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提升财政统筹保障能力。

(二)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要求,树牢“小钱小气、大钱大方”的意识,健全支出标准体系,硬化支出预算执行约束,严控预算追加,集中财力在保障重点领域支出等方面持续发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把有限的资金精准投入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所急所需上,加快支出进度,提升支出效能。一是加大对民生领域投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全年计划安排民生领域支出16亿元以上,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年预算安排“三农”支出3亿元以上,支持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全年预算安排环境保护支出2576万元,扶持绿色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加快推进民族团结和城乡融合建设。年内安排财政资金 249万元,支持民族宗教事务发展。安排住房保障支出 9141万元,持续支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及农村危房改造。用好专项债收储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政策,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增加保障性住房来源。五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安排交通运输支出8000万元以上,支持城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路养护,提高人民群众出行便利。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筑牢安全责任底线一是坚决防范“三保”风险。始终坚持将兜牢“三保”底线作为财政工作的硬任务,严格落实县级“三保”主体责任,强化“三保”预算编制源头管控,精准、足额、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加强库款保障水平监测,及时评估风险,规范有序调度资金,保障“三保”支出需要。完善预算执行监测和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坚持应保尽保、严控提标扩围,严防“三保”风险。二是坚决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坚持“开前门、堵后门、化存量、控增量”的思路,密切关注专项债券政策走向,加强科学研判,做好财政承受能力动态评估预判,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把准财政一揽子增量政策要点,争取置换债券额度,以低息贷款置换高息贷款,以时间换空间,切实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全年预计化解地方政府债务3.8亿元以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力提升财政治理水平一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全面提高财政管理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更好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审中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作用,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降低行政成本。二是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县属国企做大做强做优。强化内控管理,规范决策程序,构建高效国资监管体系。聚焦主业,以资产重组等方式推动优质资产向优势业务集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实施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完善分配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三是切实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深化过紧日子思想,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形成实效,加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跟踪问效,将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确保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四是完善监督体制机制,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着重强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严格规范采购流程,提高采购透明度。同时,积极推动财会监督与各方面监督深度融合,形成协同监督的强大合力。对于巡视巡察、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等指出的问题,以坚决的态度推进整改工作,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全面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也面临诸多困难,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提振信心、坚持不懈统筹把握大局,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5.“三保”支出:是指“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6.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投融资进行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引导、推动、扶持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投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使本国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

7.预算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8.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向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资金偿付义务,具体包括地方政府在法定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的债务,以及依法依规为公益性项目举借的、约定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等。

9.专项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行办理债券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10.零基预算:是指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预算期的经营目标和任务,结合财力可能,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监督索引号53092500800010111

  
附件【附件1: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样表2025030311522144420250303031234869.xlsx
附件【附件2:双江自治县2025年“三公”经费安排情况20250303100243895.docx
附件【附件3:双江自治县2025年转移支付编制情况说明20250303100244473.docx
附件【附件4:双江自治县2025年预算关于举借债务情况说明20250303100244426.docx
附件【附件5:空表说明20250303100244707.xlsx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