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四个一百”工程:在全县培养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各100名民族文化传承人,负责四个自治民族的特色文化挖掘整理和传承。
4.“五个管住”:管住人、管住村、管住通道、管住证件、管住边境。
5.“公共资源交易查询记录制度”:为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县人民政府制定《双江自治县公共资源交易查询记录制度》。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查询公共资源交易依法应当保密的文件、数据等信息,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依规做好查询登记,泄露相关信息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
6.“一平台三机制”:“一平台”指在县级政府层面建设面向困难群众的救助平台;“三机制”指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及扶志扶智机制。
7.“双绑”: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企业的增收模式。
8.“三个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9.“七个一律”:双江自治县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毁林种茶)“七个一律”严惩措施:一律严把政审关;一律公开曝光、自行恢复植被;一律取消各类项目支持和奖补资格;一律停发政策性补贴、补助;一律取消政府聘请合同资格;一律严禁非法转卖(转租)林地行为;一律严厉打击破坏植树造林、蚕食林地行为。
10.“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1.“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2.“五大培训工程”:现代农民培训、现代工业企业家培训、现代商业企业家培训、可持续发展项目培训和强边固防钢铁长城培训工程。
13.“凤云临双”:凤庆、云县、临翔、双江一体化发展城镇带。
14.“一小时经济圈”:指以主城为核心,在交通一小时可通达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具备竞争优势的地区。
15.“房长制”:以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房长”,组建县、乡、村三级“房长”工作机构,划区分片,形成“三位一体”的乱占耕地建房监管网格体系。
16.“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7.“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18.“亩均效益”:以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等为目标,以“亩均税收”为重点,以智能、绿色、品牌、研发等反映企业综合素质的指标,目的在于挖掘土地使用潜力,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亩均税收=实缴税金/占地面积。
19.“五大行动”:对接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绿色产业推进行动、边境经济开放合作行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业提升行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行动。
20.“两个确立”: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1.“数字政府”: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22.“四个三”:政府班子成员总结干得好的“三件”事、正常干的“三件”事、干得差的“三件”事、计划干出彩的“三件”事。年终总结,年初提出要干出彩的“三件”事,每半年以务虚会形式交流研讨。
23.“数出有据”“政策开讲”:县政府班子在工作群中推出“数出有据”和“政策开讲”2个学习栏目。“数出有据”实行“一周一报”,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梳理单项工作中重要数据,在工作群上交流学习。“政策开讲”实行“半月一报”,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梳理分管领域涉及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并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