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
临沧市人民政府
本站支持IPv6/IPv4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搜索
首页
走进双江
县情概况
建制沿革
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
魅力双江
政务信息
今日双江
部门动态
乡镇动态
通知通告
政务公开
文化旅游
吃在双江
住在双江
行在双江
游在双江
购在双江
娱在双江
宣传视频
风景欣赏
民族民风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金色热线
网上信访
问卷调查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旅游
>
游在双江
文化旅游
吃在双江
住在双江
行在双江
游在双江
购在双江
娱在双江
宣传视频
风景欣赏
民族民风
蜂桶鼓:旷世的空灵回音
发布日期:2017-01-07 05:53
作者:zfb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485
字体:【
大
中
小
】
在双江,有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因这里“出产”蜂桶鼓和蜂桶鼓舞而远近闻名,它就是邦丙乡南直村。蜂桶鼓和蜂桶鼓舞是双江布朗人的独门绝活,完全属于双江布朗人。蜂桶鼓源于它的形状像民间养蜂的蜂桶而得名,而蜂桶鼓的由来却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相传:
在混沌初开的远古时代,天上有九个太阳无遮无拦炙烤着大地,地球生灵涂炭。那时地球上万物通心,互为依存。为改变生存现状,地球上的生灵推举白猴王上天请求执掌地球生灵命运的天神帮忙,减少太阳照射。白猴王在九重天上发现众神仙不理正事,在寻欢作乐。白猴王一怒之下飞腿踢断水塔天柱。一时间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大雨越下越大,持续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洪水几乎弥漫了整个大地,眼看洪水就要毁灭一切,就在万物生灵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群蜜蜂冒死冲破雷电上天请求天神下凡救人。蜜蜂的诚心感动了执掌人类的天神,天神答应下界施救,可惜天神下界时只找到奄奄一息的两兄妹。兄妹俩按照天神的旨意成婚,人类才得以繁衍至今。兄妹成婚繁衍人类,天神为使人类多姿多彩,就把人类分为不同的民族,讲不同语言。布朗族就是其中的一支。布朗人心地醇厚,天神把报答蜜蜂救命之恩的大任交给了布朗人的先民。布朗人的先民不负重托,找来空心的巨木截断做成蜂桶,让它住在里面,和自己相依相伴。为使世世代代牢记蜜蜂的这一功勋,布朗人还创造了蜂桶鼓舞,在每年祭祀和年节时集体欢舞。
现今的蜂桶鼓直径一般25—30厘米,高70—80厘米,以攀枝花树或柳树挖空树心,两端蒙上牛皮制成,形似蜂桶。鼓棒直径3—4厘米,长40—50厘米,两端系有彩色布条。
蜂桶鼓舞是布朗族的群众性舞蹈,分为三步和五步两种。演出时,由两名年轻男女双手各持一条“帕节”(即毛巾)在前面跳“帕节舞”引导,舞蹈动作主要是甩手巾。其后是蜂桶鼓队,一般为4—6只,后紧随2只象脚鼓,之后是6人敲打的大、中、小芒和镲,最后是跟着跳舞的人们和助兴的老幼。蜂桶鼓舞的节奏明快热烈,几种打击乐器相配合,“嘣咚、嘣咚……嘭嚓、嘭嚓……锵切、锵切……”,高、中、低音融为一体,独具情趣。动作大方、潇洒、粗犷、活泼;舞姿轻盈、柔和、细腻。大南直布朗蜂桶鼓队多次被邀赴省城和省外演出,向人们展示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风采。
今天的大南直人又有了继承者,在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一个老人组建了布朗族少年蜂桶鼓队。执掌少年蜂桶鼓队的舵手是一位本地的退休老教师朱开富。朱老师年过花甲,但对蜂桶鼓情有独钟。在当地,他既是现代文明的辛勤传播者,又是蜂桶鼓文化执着传承人。他说他的心愿就是要让蜂桶鼓舞这门古老的艺术后继有人;要把蜂桶鼓舞这门双江布朗人嫡传的古老技艺与城市人分享,让蜂桶鼓旷世的空灵回音永远涤荡在布朗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
打印
关闭
上一篇:勐库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
下一篇:大浪坝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