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江自治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双拥工作重要论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新路子,加强共建开拓创新,尊崇氛围日趋浓厚,开创了全县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强化领导,构建双拥新格局。县委、县政府坚持将双拥工作摆在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双拥共建座谈会、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军地领导走访、现场办公、节日走访慰问等制度;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为双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涵盖全县59家企事业单位,为双拥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县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优抚政策全面落实、服务保障提档升级、褒扬纪念扎实开展、军地共建持续深化,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强化责任,机构运转见实效。坚持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宗旨,将“三站一中心”建设成退役军人党员之家、关爱之家、咨询之家、帮扶之家、就业之家,促进示范型“九大功能”服务中心(站)创建,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69个,2022年在全市率先组建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4家,构建了“一中心、三站、一室”横到边、纵到底的服务网络,各服务站政治文化氛围浓厚、服务窗口设置规范、服务保障设施健全。结合“大岗位”制实施,对全县84名乡、村服务专干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业务培训,按季度对业务能力进行考核通报,落实“三到九责”,提升乡、村基层专干服务能力。有效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从有形覆盖到有效服务转变。
党建引领,绘就服务新底色。党员干部“四带头服务”:带头开展“退役无忧”服务,帮助退役军人迈好人生转型、事业转轨关键步,实现军人退役12件事“一窗办理”;带头开展“结对联系”服务,结合“大兴调研之风”,党员干部每人结对联系3至5名重点优抚对象,开展政策宣传、思想疏导、救助帮困等工作,做到调研和解决问题同步推进。带头开展“关心关爱”服务,党员干部定期走访慰问军休干部、烈士遗属、在乡复员军人等优抚对象,送上党的关怀、传递组织关爱。带头开展“志愿者”服务,全县成立11支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冲锋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帮扶救困等任务一线。
多方发力,落实政策有保障。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确保资金保障到位、任务完成到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在公共场所设立“军车免费”“军人依法优先”“军人免费”等服务窗口80余个;成立关爱退役军人协会,采取“政府引导+协会自治+自愿参与”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关爱困难退役军人活动3次60余人;开展“百业千店”齐拥军优惠让利活动,打造“参与范围广、优惠力度大、拥军效果好”的社会化拥军新局面,累计优惠让利8万余元;通过“基地实训+就地就业+辐射带动”的方式,搭建发新养殖有限公司等8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实训基地,为退役军人提供实训场所和创业帮扶。目前,举办技能培训2期200人次,组织退役军人参加市级招聘会2次30人次。
精挑细选,打造拥军新品牌。从全县退役军人党员、老军转干部、老退役班长中遴选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政策理论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老班长”组建“老班长工作站”,在全市首创开设“老班长”服务窗口,由荣获全省“最美退役军人”李有清等5名老兵轮岗服务,通过“兵说兵话、兵解兵心、兵讲兵理、兵解兵惑”的方式,相继开展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矛盾调解、救助帮困等活动。“老班长工作站”成立以来,先后接待退役军人20批60余人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办结满意率超过98%。
选树典型,示范引领添动力。常态化开展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部队、保家卫国。年内共为47位现役军人家属送去立功喜报;举办双拥表彰晚会,对17名退役军人和25个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给予表彰;积极培养“兵支书”“兵委员”69名,以点带面鼓励更多“双江兵”成为“兵辅警”“兵保安”“兵护林”“兵消防”,让“双江兵”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救援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