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自然资源
    双江自治县资源概况
    •   便捷的交通区位——一铁一航二高三机场

        双江处于东出昆明、西通缅甸的要冲位置,是临沧市与南亚各国进行商业、旅游、文化交流的必经要塞,是云南--临沧构筑“一带一路”辐射中心的“前沿阵地”,是临沧各县(区)与西南各地州普洱、西双版纳交通联系的重要中转站。县城位于临沧、沧源、澜沧三个已通航的机场中心;在建临沧至双江至景洪、临沧至清水河口岸高速公路,临沧至清水河铁路横穿县境;澜沧江水上航运通道双江码头,已建成客运和货运泊位各1个。随着“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推进,县内将具备相对完善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立体交通网络,通达性及辐射力得到极大提升,“临双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

        富集的茶叶资源——世界顶级的大叶种茶故乡

        双江古茶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栖息着目前世界上生长海拔最高、密度最大、分布最广、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抗逆性最强的的1.27万亩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被誉为“世界古茶树原乡第一标志地”“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基因宝库”。勐库大叶茶种于上世纪60、80年代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为国家级茶树良种,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冰岛茶是普洱茶界的翘楚,汤色蜜黄、清澈明亮,香气纯正柔和,滋味浓醇、生津回甘,是天下茶人梦寐以求的茶中极品,于 2013年入选“中华国茶名片”。

        双江共有茶园23万亩,栽培型古茶园2万亩,可采摘面积14.25万亩,涉及茶农13万人,茶产业综合产值42亿元。双江各民族历来有种茶、饮茶、爱茶、敬茶的传统习俗,在与茶的相生相伴中,形成了“营茶为生、以茶为饮、引茶入药、以茶入馔”的民族茶文化。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最美茶乡”“云南省茶产业十强县”;冰岛古茶园被评为云南省“魅力古茶园”;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依托勐库大叶种茶的优势,茶尊冰岛的影响力,双江正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勐库大叶种茶品质基地、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优质勐库大叶种茶加工仓储交易中心、国际顶级茶文化康养圣地。

        绚丽的民族文化——全国唯一四个民族共同自治的多民族自治县

        双江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民族共同自治的多民族自治县,两江之水不仅滋养了一方承载着24个民族的独特乡土,还蕴育了演绎生命之态、自然之态、和谐之态的多元民族文化。《布朗族蜂桶鼓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入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佤族鸡枞陀螺、拉祜族“七十二路”打歌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称为“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上世纪90年代就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县”。2018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掀开了双江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北回归线的绿色明珠——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

        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境内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大,山高谷深,立体气候明显,成就了双江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0℃左右,霜期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222小时,气候温暖,光照充足,耕地有效灌溉保证率63.22%,适宜水稻、玉米、甘蔗、核桃、坚果、咖啡、橡胶、药材、竹子、烤烟、亚热带水果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有竹基地31万亩,年可采伐总量30万吨以上;甘蔗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47万吨;核桃总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产量达20515吨;坚果总面积23.78万亩,产量1000吨;水果总面积达28062亩,产量17476吨;咖啡总面积45709亩,鲜果产量2348吨;烤烟种植3万亩,产量7.5万担;橡胶总面积达53217亩,产量28吨;完成马铃薯、油菜、小麦高产高效创建3片;渔业生产面积达5.9万亩,产量20000吨。目前已建成了150万亩高原特色产业化基地。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有5种,三级保护植物有10余种(桫椤、苏铁、红豆杉、铁力木等珍稀植物,有柚木、红椿、楠木等10余种优质树种)。有植物药材81科195种,菌类药材4科7种。有野生动物共87种,其中兽类40种,鸟类47种,有动物药材34科38种。县内富铁、铅、铜、锑、锡、锌、钨、铀、金、大理石、硅藻土、褐煤等矿产资源。有地下热水两处,水温52—58℃。水能蕴藏量38.2万千瓦时(不含澜沧江)。即南勐河主流6.82万千瓦,支流15.39万千瓦。小黑江主流7.99万千瓦,支流3.06万千瓦,澜沧江支流4.94万千瓦。

    •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双江有土地面积2160.72平方千米,山区面积为2083.6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6.43%。耕地面积67.12万亩,占总面积的20.71%,全县农业人口均占有耕地1.66亩。双江光照充足,有一定的热区土地资源,有海拔1300米以下热区土地资源83.07万亩,占总面积的25.58%。
        2.水利资源。双江河流属澜沧江水系,全县有106条河溪。水资源2.04万亿立方米,水能蕴藏总量为223万千瓦。县境内有多处热水泉,如东来热水塘在4.5公顷范围内有泉眼7个,流量2.11升/秒,水温26℃属矿能泉,有待开发利用。
        3.森林资源。双江自治县森林类型划分为:热性阔叶林、暖热性阔叶林和针叶林、暖凉性阔叶林和针叶林、暖性阔叶林和针叶林等4种类型。用材林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思茅松、旱冬瓜、桉树等。经济林主要树有:橡胶、茶树、纯叶黄檀、芒果等。双江自治县国土面积324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26.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9.86%。森林覆盖率62.1%。
        4.植物资源。县内植物资源有62科145属 288种。粮食作物有水稻品种192个,陆稻品种33个,玉米品种14个,麦类品种14个。 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草淤 、棉花、席草、麻类及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勐库大叶种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60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种,三级保护植物10种。被国家列为一、二、三类保护植物的有:沙椤、长蕊、兰、云南苏铁等。被省列为二、三级保护植物有大果枣、萝夹木、竹柏、状丽含笑等4种。
        5.动物资源。双江有野生动物资源87种,其中兽类40种、鸟类47种。有动物药材34科38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虎、绿孔雀;三类保护动物禽类有白鹇、原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有省级一类保护动物风猴、金钱豹、云豹、犀鸟;二类保护动物有穿山甲、蟒等。鱼类有两大类:本地原有鱼类青鱼、红鲫鱼、刺花鱼、鲤鱼、鲫鱼、红鲫鱼、扁头鱼、刀把鱼、白花鱼、面瓜鱼、麦穗鱼、胡子鲶、谷花、泥鳅、黄鳝等15种。外地引进鱼类:草鱼、白鲢、团头鲂、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5种。还有螃蟹、蜗牛、龟鳖、蛤鯡、巨蛤等。昆虫类可分两类:益虫和害虫。益虫有:宽条稻蛛,八斑瓢虫等24种。害虫类有:水稻二化螺、水稻三化螺、叶蝉、茶毛虫、本公毛、黄蚁、蟑螂等46种。
        6.矿产资源。双江矿产资源主要有铁、褐煤、铅、铜、锑、铀、水晶、石棉、石墨、硫磺、云母 、大理石、硅藻土等。2004年矿产勘查,又新发现地热、稀土、高岭土、硅石、沸石、花岗岩、砖瓦粘土等矿种,矿床(点)8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