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旅游资源
    双江“牛圈咖啡馆”火了
    •   最近,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的“牛圈咖啡馆”火了。返乡乡贤艾芒把闲置的牛圈改成咖啡馆,把原生态佤族文化融入其中,让游客品尝当地优质咖啡的同时,体验民族风情。
        今年49岁的艾芒,是地地道道的双江佤族,家住沙河乡布京村。 1996年,他离开家乡,踏上北京电影学院的求学之路。毕业后,艾芒留在北京打拼,凭借自身音乐艺术特长和佤族文化魅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创办云南民族文化特色餐吧——北京“埃蒙小镇”,在北京成家立业。成功不忘众乡亲,依托“埃蒙小镇”这个平台,艾芒把家乡一大批青年带到北京,让他们长见识、学本领、圆梦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艾芒接触到咖啡。之后,艾芒随中国咖啡协会代表团到埃塞俄比亚参加世界咖啡大会,从此,他与咖啡结下了不解之缘。“品尝了各国的咖啡后,我认为还是云南的咖啡品质最好。”艾芒说。
        适逢其时,双江正在实施“产业兴县”和“文化名县”战略,鼓励引导农村各类优秀人才返乡创业,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一直关心家乡发展的艾芒加入到返乡乡贤的队伍中,2012年,艾芒回乡种植咖啡,与布京村委会共同创建201亩咖啡种植示范基地;2014年,他在双江境内214国道旁开办了第一个“埃蒙小镇咖啡体验馆”。
        2019年,全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艾芒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他把老家布京村一间闲置的牛圈改成了咖啡馆,咖啡馆主色调是佤族喜欢的红色和黑色,馆内陈设古老的农耕用具、佤族木鼓,走进咖啡馆,让人感受到淳朴的民族风情。
        “北漂20多年,当过歌手、开过餐厅,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远飞的小鸟,但心里挂念的永远是家乡的那片云。”艾芒说,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鲜花盛开、小桥流水,很多城里人都往这儿跑,我也带着当初一起闯荡的兄弟姐妹,从北京回到这梦想开始的地方,和父老乡亲一起耕耘希望,一起收获幸福和快乐。
        2020年11月,双江第三个“埃蒙小镇咖啡体验馆”——位于沙河乡景亢自然村的“牛圈咖啡馆”开业。和往常不同的是,艾芒这次从北京带回了一批乡贤,还将长期驻扎在双江。白天,艾芒忙于咖啡基地管理和咖啡收购事宜;晚上,艾芒和另一个佤族歌手坐镇咖啡馆,弹吉他、唱民歌,传播民族文化和咖啡文化。景亢“牛圈咖啡馆”每天座无虚位,成为双江又一“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随着双江“产业兴县”“文化名县”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县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县目前已累计发展茶叶253000.5亩,甘蔗99000亩,茯苓、大黄藤、三七等生物药材40000.5亩,咖啡20001亩。
        前几年,由于当地咖啡市场不景气,双江群众发展咖啡产业的信心和动力不足,对咖啡地疏于管理。艾芒返乡后,耐心地向群众讲清咖啡产业的美好前景,广泛动员群众管好这棵“金豆豆”,同时,他还向外拓展渠道对接市场。2019年,艾芒共收购双江咖啡鲜果480吨,交易额达137万元。这又燃起了群众发展咖啡产业的热情。
        “北京的餐厅有专人管理,我打算每年在双江驻扎6个月,做好咖啡基地管护和咖啡收购,做好咖啡体验馆。再用剩下的时间在北京寻找大市场,做强做大‘老佤咖啡’,争取双江的咖啡应收尽收,让群众增加收入。”艾芒说他正在策划一个“咖啡节”,想用独特的方式提振咖农发展咖啡产业的信心。
        像艾芒一样的故事,在双江还很多。2020年,全县共有30余名乡贤返乡,回乡投资2000余万元,为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动力。
        艾芒返乡的故事,是双江开展“贤治”的一个案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县以“自治”为基础助力生态美,以“法治”为依据助力社会美,以“德治”为引导助力心灵美,以“贤治”为动力助力活力美,以“智治”为手段助力和谐美。通过 “五治”,双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县上下意气风发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 生态宜居的美丽双江

        康养休闲的人间天堂——生态宜居的美丽双江

        双江,是物华天宝、风光绮丽的人间天堂,是生态宜居、休闲养生的生态茶乡,是世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相会于县境东南的澜沧江和小黑江牵手相依,延绵不绝;伫立于县境东南的仙人山,雄伟峻峭,美丽的传说神奇迷人、引人遐想;群湖拥翠的大浪坝森林湖,浪影松涛、如诗如画;风景秀丽的冰岛湖,水光潋滟、茶园叠翠;神秘威武的将军石傲立千年、英姿挺拔;依山傍水的神农祠,是拜谒茶祖的圣地,亦是民族茶文化回归本源的深情追溯和回望。明朝洪武十八年,傣族先民在风光旖旎的南勐河东岸建立“勐允养”,傣语意为“白鹭城”,是美丽宜居之地。双江属澜沧江水系,共有一公里以上河流106条,水库38个,水资源总量达20.35亿立方米,全部达到国家3级以上标准水质。有大小山脉90座,森林覆盖率高达70.24%。发达的水系和众多的山脉,造就了山水相融、森林繁茂、水系发达、空气清爽的生态双江,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级天数达360天,空气优良率达98.8%,是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谢之地。连续四年荣登“百佳深呼吸小城”榜,被评为“ 中国绿色竞争力十强县”“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

    • 旅游资源

             双江四季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条件优越,故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谢”之说。造就了风云变幻,奇峭险峻,可目极六县的“仙人山”;五湖环抱、林海茫茫、湖水悠悠、山清水秀、风光宜人的大浪坝省级森林公园;海拔3000多米,面积12000多亩,树龄千年以上,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密度最高”的勐库大雪山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以及太阳湖、天然温泉、大河湾谷、马鞍山杜鹃花潮、白岩古洞、沧江险渡、白象佛寺、小黑江幽谷秘境、望江石郎等神奇、秀美、壮观、惊奇的自然旅游景观。更孕育了蜂桶鼓舞、象脚鼓舞、孔雀舞、甩发舞、杆舞、佤族鸡枞陀螺表演等民族歌舞、“火把节”、“泼水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婚丧嫁娶、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习俗,是一方神奇而又充满希望的热土。有“七彩双江”之美誉。故称“是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是中国勐库大叶茶原生地,是云南优质普洱茶生产基地,是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茶”,在双江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各民族丰富多彩的茶史、茶文物、茶俗、茶艺、茶道、茶人、茶事、茶歌、茶风情、茶文化和多元和谐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形成双江独特而绚烂的人文旅游资源。境内发现的勐库万亩古茶树群落是目前世界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密度最高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中心之一,对于进一步论证茶树原产我国云南,研究茶树起源、演变、分类和种植及云南茶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优质的勐库大叶茶是制作勐库普洱茶、红茶最理想的原料,是普洱茶存储的天然仓库。

           双江以奇特的地理位置,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深厚的茶文化、民族文化与人文历史积淀,造就了这方热土,它是通往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是投资者的理想之地。勤劳、善良、好客的双江人民正以“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团结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抢抓发展机遇,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筑经济社会发展平台。朋友,欢迎您到双江来!欢迎您到勐库大叶种茶的故乡来!这里乡情似火,山水如画,“茶味”浓浓,领略自然神韵、体味浓郁民风、畅游勐库普洱茶之旅,寻茶根、祭茶祖、观茶园、赏茶道、品普洱、采茶尖、制茶品、尝茶餐、购茶、存茶,定会让你心绪悠然,乐而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