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双江县人民政府   作者: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1-03-03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之十八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6日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普润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回顾

  (一)“十三五”主要工作成就

  “十三五”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重要决策部署,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把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考核指标化,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效。

  这五年,经济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达59.7亿元,年均增长7.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年均增长7.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3%;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

  这五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县7514户28682人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完成,实现了高质量脱贫。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3.36亿元,全县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50万亩;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持续有效,贫困人口累计转移就业3.22万人次,人均纯收入达10187元;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城乡低保等综合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

  这五年,“五网”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临清、临双高速公路双江段快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有效,县、乡、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乡(镇)、村通客车率和通邮率均达100%,全县通车里程达5446公里。安全水网建设高质高效,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811件,第二水厂建成使用,县城供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100%、98.5%,耕地有效灌溉保证率达63.7%。能源和互联网建设成效明显,忙蚌水电站、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稳步推进;所有建制村4G网络、电信光网、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

  这五年,绿色产业发展高质高效。“绿色食品牌”打造实现重大突破。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实现稳增长。茶叶面积达28.4万亩,综合产值比“十二五”末增50亿元,增长507%,完成茶企SC认证64户,创建省、市茶叶“10大名品”5个、“20佳创新企业”1个,先后被评为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全省茶产业十强县、全省“一县一业”茶产业示范县;甘蔗、烤烟、核桃、坚果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生物药业稳步发展,基地面积达8.3万亩;养殖业健康发展,成功创建“国家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3户,共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58个。绿色工业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3户;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达28.7亿元,占GDP比重48%。

  这五年,城乡一体发展日新月异。新型城镇化成效显著,县城区面积达6.4平方公里,人均住房面积达32平方米。“美丽县城”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冰岛茶小镇有序推进,大文、邦丙、忙糯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建成产业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70个。

  这五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完成退耕还林10.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7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城镇饮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扎实有效。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先后被授予“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森林文书》履约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这五年,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深入实施“文化名县”战略,扎实推进“四个一百”工程,承办了全市首次非遗保护田野调查工作,新公布县级非遗保护名录5类20项、非遗传承人41人,佤族鸡枞陀螺列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拉祜族祭岩蜂等10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布朗族研究会被授予“2019年临沧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乡村旅游成效显著,景亢、那京、来冷、忙而、闷乐、公弄6个示范村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一部手机游云南”产品上线率位居全市第一。连续举办六届中国·双江勐库冰岛茶会,双江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这五年,民族团结事业成果丰硕。高质量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勐库、沙河、邦丙3个乡(镇)及南京、彝家等24个村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忙乐四组、景亢等3个自然村被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忙品、南落河等4个自然村被命名为第二批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双江分赛区马术比赛,双江成为全市首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单位”。

  这五年,改革创新蹄疾步稳。“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减税降费释放红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临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双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监察、司法、审计、财税和民主法制改革等稳步推进。殡葬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拆除“活人墓”1158冢。

  这五年,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1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5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8%,高考上线率保持全市前列,职业教育取得重大突破。健康双江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展顺利;县疾控中心业务楼、仁康医院迁建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县第二人民医院如期落成;“名科室”打造成效显著,骨科、耳鼻喉科等学科服务水平稳居全市前列;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就业水平稳步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治理更加和谐,依法治县工作稳步推进,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圆满完成“七五”普法工作,应急处置能力、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2020年工作成绩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控疫情、稳增长26条政策措施,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7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增长10.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09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4.8亿元,增长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0569元,增长4.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863元,增长7.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2.7%以内。主要抓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抓好“防输入”等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至今全县无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派出3名医务工作者赴鄂支援、35名医疗队员赴沧源协助开展疫情防控、3批次92名医疗队员援助孟定核酸采样及检测,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双江力量。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成效显著。坚持“四个不摘”“六个不变”,选派218名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全面做实“挂包帮联”各项工作。抓好动态管理,对1413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进行重点帮扶,落实帮扶措施4993条,无一户返贫户、致贫户。不断完善产业“5+”和“双绑”模式,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02亿元。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创扶贫车间2个,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2750人。教育惠民、健康扶贫、社会服务兜底、贫困残疾人脱贫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政策全面落实。顺利完成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登记,脱贫攻坚成果得到高质量巩固。

  “五网”基础设施更加夯实。临清高速、临双高速双江段完成投资15.2亿元;双澜高速、双沧高速完成路线踏勘;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实施“直过民族”地区公路硬化400公里;建成“美丽公路”180公里。启动建设大沙河河道治理工程,藤子窝林水库有序推进,回努、大浪坝等5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引水入城”一期等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3件,受益人口4.6万人。南勐河水电站实现投产试运行,忙糯风电场建设有序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扎实推进,全县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7%、供电可靠率达99.6%;县城主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

  绿色产业发展持续增强。全力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新植茶叶3.11万亩,建成万亩茶叶行政村6个;完成古树茶资源调查工作;双江“勐库大叶种茶”公共品牌正式发布,茶产品质量溯源及发布中心上线运行;全年毛茶产量达1.6万吨,综合产值达59.6亿元。新植甘蔗1.94万亩,工业入榨38.8万吨,工农业总产值达5.5亿元。完成烟叶收购7万担,实现烟农收入9746万元。以“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培育双江盈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达规;园区获专债资金0.9亿元,标准厂房建设快速推进,入园企业达9户;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双江华耀百货经营部等6户商贸企业及个体升限,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26户;全县非公经济达1.62万户。

  乡村振兴建设有力有序。编制《双江自治县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勐库镇乡村振兴示范园有序推进。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206个、洁净村庄560个、洁净庭院7000户、鲜花盛开的村庄35个。勐勐来冷村,沙河景亢村、那京村,勐库公弄村,大文胖品村,忙糯小坝子村,邦丙忙安村等一批美丽乡村初具雏形,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现场会在双江顺利召开,乡村振兴工作得到了省、市的高度认可。

  “美丽县城”创建取得重大成果。围绕“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四大要素,累计实施“美丽县城”项目57个,完成投资21.2亿元,县城南北出入城口、华耀茶文化主题街区、体育广场、第二人民医院等标志性工程顺利完工。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排水防涝工程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完成城市修补1.8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5.26%,城镇化水平达44.84%。扎实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建成城市公厕42座、洗手设施648座,城区及重点餐饮服务单位专项整治全部达标,对县城4个农贸市场进行提质改造,集市管理更加规范,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通过省级考核。“美丽县城”“卫生县城”列入全省奖补推荐名单。一座“干净之城、生态之城、滨水之城、民族文化之城、茶旅之城、智慧之城”初步建成。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有力。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查处整治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图斑116个,查处率100%;拆除澜沧江非法养殖网箱40户1042亩;清理整改小水电11座;砂石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扎实开展“两违”整治,依法拆除“两违”建筑6.59万平方米。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提升。成功创建省级“森林乡村”11个,全县4乡2镇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

  乡村旅游全面发展。文化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快速推进,成功创建来冷红旅游区、公弄布朗古茶文化园国家AAA级景区,荣康达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省A级景区评定委员会初评,完成云顶筑巢茶庄园、古茗之巢“半山酒店”申报工作。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大户赛村和公弄大寨分别被认定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允俸村被认定为云南省旅游名村,冰岛村、景亢村、忙而村被认定为临沧市乡村旅游品牌村。培育了双江艾蕊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布京小新寨“山布勒”农家乐等一批旅游市场主体,建成了来冷腊源、那京七七等一批旅游民宿。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大会顺利在双江召开。全年接待游客17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6亿元。

  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县一中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新建民办幼儿园3所;普通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441人,上线率59.51%,位居全市第一;建成临沧市县(区)第一所民办高中,招生人数达503人;职业教育改革扎实推进,全日制在校学生513名;建成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7块。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中医药工作成效明显;全面推进第四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现三个90%防治目标。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发放低保等各类补助资金6244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7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8%。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创建稳步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完成现场登记、数据审核。《双江自治县志(1978—2005)》出版发行。

  履职本领全面增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格执行政府重要工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文件法制审核、第三方法律审查和集体决策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5件、政协提案67件。

  各位代表!回顾“十三五”的奋斗历程,我们的宝贵经验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双江发展实践,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双江落地生根。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对党中央、省、市决策部署闻令而动、令行禁止。必须凝心聚力抓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突破瓶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驻双军警部队、公安干警、离退休老同志及关心支持双江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产业层次总体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足,新旧发展动能亟需转换;财政平衡困难,政府债务化解压力较大;民生改善仍有不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少数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狠抓落实的本领有待增强等等。针对这些短板和问题,我们将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研究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经过“十三五”快速发展,双江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县人民政府全力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省“两会”和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市“两会”以及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编制了《双江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查。

  《纲要(草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结合临沧“三个阶段”性特征,抢抓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机遇,融入“沧耿镇永”沿边城镇带和“凤云临双”一体化城镇带建设,努力将双江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宜养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旅游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茶叶种植加工贸易示范区,打造临沧精品“后花园”。到2025年,经济总量达1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2万元以上。重点推进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制定出台《双江自治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实施方案》,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开展“四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实施特色产业工程,建成茶产业、药果蔬产业、乡村旅游业3条“百亿级”产业链;实施“十百千”工程,打造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5个精品示范村、150个美丽村庄;实施乡村旅游工程,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2个以上、AAA级景区20个以上、A级景区100个以上;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以上;实施民族文化大家园工程,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每年开展文化活动100场以上;实施数字乡村工程,推进5G网络建设,3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实施善治乡村工程,建成“五治融合”的善治示范村100个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80%以上;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引进100名高层次人才,回引1000名乡贤,培养10000名新型职业农民,实现30%的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把双江建成民族自治县乡村全面振兴的标杆地、山区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样板地和西南边疆地区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

  (二)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综合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五大基础网络”建设,破解发展瓶颈。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临清高速、临双高速、双江航运建设,加快推进双沧、双澜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积极推进临清铁路建设,提质改造一批农村公路,构建铁路、水路、公路“三位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户那河中型水库、清平至邦烘连通和湾河水库灌区工程,实施勐勐河水生态综合治理,稳步推进水土流失和坡耕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提升水利保障能力,到2025年,水库总库容达1.1亿立方米以上,水利设施供水能力达2亿立方米以上,城镇、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达100%,有效灌溉保证率达65%以上。加快物流体系建设,推进火车站、县城和勐库物流园区建设,努力把双江打造为全国知名的茶产业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城市配送中心、乡(镇)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配送网络体系。加快绿色能源建设,推进忙糯风电场、忙蚌河水电站、天然气管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智慧能源系统建设,持续改造城乡输配电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双江”和“智慧双江”建设,打造一批数字工厂、无人车间和无人生产线。到2025年,建成5G基站1000个,建成2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三)全力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要求,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将茶产业、药果蔬产业培育成百亿元产业。严守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以“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为引领,建基地、强龙头、创品牌,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茶园种植面积达32万亩,绿色有机茶园面积达15万亩,茶叶产量达2.6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100亿元,把双江建成全国独特的茶养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稳定甘蔗产业,建成“双高”蔗园6万亩,甘蔗原料产量达50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7.5亿元。巩固提升烤烟产业,年均生产优质烟叶7万担以上,烟农收入达1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生物药业,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到2025年,生物药业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实现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综合产值达50亿元,把双江建成优质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原料基地。积极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和高原特色水产品养殖。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到2025年,全县规上企业总数达50户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20%。持续加强园区水、电、路及厂房建设,打造现代化工业集聚平台,到2025年,入园区企业达40户,工业企业入园率达90%以上。加强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培育扶持,到2025年,民营企业突破1.65万户,民营经济总量突破50亿元,占GDP比重50%。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每年储备招商项目不少于100个。

  (四)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一廊、双城、三心、九组团”的发展空间布局,主动融入“凤云临双”一体化城镇带和“沧耿镇永”沿边城镇带建设,推进县城勐库一体化发展,构建“一县双城”和县城、乡镇“一小时经济圈”。坚持“海绵化建设、标准化治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抓好城市基础设施、交通体系、风貌提升、生态修复、绿化美化亮化、智慧城市等各项工程,全力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加快大文、忙糯、邦丙特色小镇建设,深入实施美丽乡村、美丽村庄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将双江建成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宜学的最美县城,打造临沧精品“后花园”。到2025年,城镇化水平达54.5%,实现“小县大城”全面发展。

  (五)全力推进现代化进程。抓住临沧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省市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经济产业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行动,促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到2025年,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示范2个、行业数据中心3个、科技创新基础设施2个、专家工作站5个以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强度达到1%以上,新型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

  (六)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河湖长制、推行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实澜沧江双江段、勐勐河生态保护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土壤污染治理和垃圾分类,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到202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七)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围绕把双江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旅游特色品牌,构建“点、线、带、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建成全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个、旅游名村6个。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实现国家AA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点)智慧互联。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深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发掘、整理、展示和研究,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到2025年,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全县非遗传承基地和传习馆(所、室)5个以上。实现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6%,达100亿元以上。

  (八)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持续加大民族聚居区的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培养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加快推进勐勐、大文、忙糯、邦丙4个乡(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40个,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

  (九)全力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健全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到2025年,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92%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加强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场所的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推进健康双江建设,进一步实施好卫生补短板项目,加快推进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医院搬迁;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机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名科工程。加强妇幼健康工作,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挖掘民族民间医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养老体系建设,到2025年,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100%,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80%以上。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残疾人和特殊人员救助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进县域、社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网格化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依法分类办理群众诉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完善和落实安全责任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建设法治双江、平安双江、和谐双江。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的交汇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省“两会”和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市“两会”以及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十四五”目标开好篇、布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为统领,把乡村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抓手,建立健全“一平台、三机制”,实现四个全覆盖。做好救助平台信息核查录入工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继续用好每户2000元的产业帮扶资金,让“双绑”发挥最大作用,将小农户带入大市场,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建立股份合作机制,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培育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12个,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南布、邦协等7个村(社区)全部“清零”,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抓实“千人培训”计划,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2万余人次;办好“乡村振兴大课堂”,开办产业人才、乡土人才等培训80期以上,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50名以上。抓实“十百千”工程,打造集智慧、产业、田园风光、休闲康养、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勐库乡村振兴示范园,把示范园建设成为推动双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打造3个风貌特色化、产业发展专业化、生活品质现代化的精品示范村;打造30个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村庄。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有效管控率达70%以上,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0%以上。

  (二)着力抓好绿色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和“质量强县”战略,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模式,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打好“绿色食品牌”。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做强茶产业,持续抓好“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启动中国勐库大叶种茶研究中心、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双江分圃、中国区域特色茶叶公园建设,大力开展绿色、有机认证,打造全域绿色有机生态茶园,年内新植茶叶1.6万亩,申报有机茶园10万亩,茶叶产量达1.7万吨;认真贯彻落实《双江自治县古茶树保护管理条例》,推进古茶园、古茶树挂牌保护;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3户,争创省级示范社8个,建成15个茶叶专业村,完成400户茶叶初制所规范化达标建设,进一步推动茶叶精深加工;用好“勐库大叶种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两张名片,打造“双江茶”区域公共品牌,争创省级“十大名品”1个、“20佳创新企业”1个;推进茶叶智慧化发展,实现“一树一码”数字化、“一饼一码”溯源化管理。以建设勐库乡村振兴示范园为抓手,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实现茶叶综合产值68.5亿元以上。巩固甘蔗产业,加快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建成3万亩现代化“双高”糖料基地,抓好红山大小寨片区、忙乐南宋等4个千亩连片示范蔗园建设,新植甘蔗2.4万亩,种植面积达10万亩,农业产量达47万吨。提质烤烟产业,完成种植烤烟3万亩,收购烟叶7万担,上等烟比例达70%以上,实现烟叶产值达1亿元以上。提升养殖业,认真落实《临沧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抓好生猪生产,培育双江明贵养殖场、万头拱山猪种源扩繁场、三祥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实现生猪存栏16万头,出栏16.8万头;扎实推进肉牛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勐勐镇、沙河乡2个万头养殖乡(镇),忙建村、平掌村等4个千头养殖村,45户百头养殖户;抓好创建渔业科技示范园工作,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积极推进畜禽饲养、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一体化建设,加大包装标识的推广应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生物药业,把生物药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新植大黄藤、三七、茯苓等生物药业面积2万亩,建成黄藤抑菌洗液生产线一条,推进茯苓保健品生产线建设,生物药材综合产值达10亿元以上。壮大果蔬产业,积极发展葡萄、沃柑、冬马铃薯等果蔬产业,新建来冷火龙果、闷乐蔬菜、农场五队葡萄3个生产基地,加强从田头到物流中心的果蔬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果蔬展销、检测、收购、加工、冷链物流等一体化建设,加大果蔬分等、分级、包装标识等推广应用,打响“双江果蔬”品牌,为“临菜北运”作出双江贡献。

  (三)着力抓好新型工业化。认真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把工业作为富民强县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用活0.9亿元专债资金,再积极向上争取专债资金1.7亿元,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完成5.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园区道路建设,新增入园企业10户,实现园区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鼓励小黑江酒业研发新产品,进一步扩产能促销售;鼓励玉叶林化启动氢化松香生产项目,延伸产业链;推进互信科技、福滋公司、三华林业、福寿源食品等公司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提质增量;支持西地澜沧江水电矿业有限公司完成破产重整;提高茶产业工业化程度,年内培育岩佤、高普等5户以上企业升规,规上企业达27户以上;年内工业投资总量达3.1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7%以上。强化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红黑榜”“好差评”和企业困难问题交办制度。聚焦产业链、聚力重大项目,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及推介,围绕茶、果、药、蔬、畜等优势资源,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精准招商,年内组织外出招商10次以上,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达65亿元。

  (四)着力抓好城镇化建设。围绕“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目标,按照“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的要求,着力补短板、提品质、塑特色,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美丽县城”水平,启动勐勐北路、允俸连接线改扩建、民族同心桥、风雨廊桥等市政道路建设;启动允俸大型车辆停车场和忙袜河智慧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华耀茶文化步行街项目建设;启动党校木荷公园、引水入城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城市排水防涝改造工程和生活垃圾清转运体系项目建设,启动县第一自来水厂改扩建项目。启动双江壹号、锦丽三期建设,完成产业中心原办公片区、县政府原办公区招商引资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锦丽“五星”级酒店项目落地,启动县职工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依托“大数据”平台,推动“智慧城管”建设,建立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完成勐库镇海绵乡镇及35个海绵村庄建设;完善县城周边119个村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冰岛茶小镇建设,年内完成冰岛老寨整体搬迁安置工作,完成展示中心、普洱茶博物馆建设,启动河道治理、雨污管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冰岛普洱茶古树圣山公园。启动大文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推进邦丙布朗特色小镇和忙糯宜居宜游特色小镇建设。

  (五)着力抓好项目投资。把项目作为稳投资促跨越的重要抓手,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投资41.2亿元。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临清高速、临双高速双江段建设;全面开展双江至沧源、双江至澜沧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做好临清铁路前期服务工作;推进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口四级航道(双江段)工程;抓好“四好农村路”和“美丽公路”建设,全面完成邦大公路、直过民族村硬化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项目扫尾工程,30户以上通自然村(组)优选道路全面实现硬化。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沙河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勐勐河勐库段和纸厂至石门坎段治理工程、千信河大文乡政府段河道、滚岗小流域治理工程;加快推进藤子窝林水库建设,开工建设席草塘小(一)型水库及新江河、大棚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大绿色能源建设,加快推进忙糯风电场建设,新建充电桩30个,新建10千伏线路36千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网建设,新建5G基站100个,加快推进祥盛农业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冷链物流。

  (六)着力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抓住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机遇,按照“一城一圈一镇一乡多园”全域旅游空间布局,编制《双江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双江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忙乐四组、南宋、东等等环县城乡村旅游示范圈和勐库乡村振兴示范园,率先把沙河乡打造成全域旅游示范乡。巩固提升景亢、来冷红、公弄3个国家AAA级景区,争创荣康达乌龙茶庄园国家AAAA级景区、冰岛和清平等8个国家AAA级景区、坝糯和红山小寨等11个国家A级景区,以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建设冰岛普洱茶古树圣山公园。深入推进“旅游革命”暨“一部手机游云南”,提升云顶筑巢茶庄园半山酒店运营水平,建成运营公弄“古茗之巢”半山酒店。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留住乡愁之旅、冰岛禅茶修心养生之旅、双江多元民族文化体验之旅、北回归线穿越之旅4条精品旅游线路,展现“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的乡村旅游画卷。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数量达300万人以上,增长75%,旅游综合收入达30亿元以上,增长92%。

  (七)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率先把双江建成最美丽的地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抓好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加强扬尘、烟尘排放、秸秆禁燃、垃圾焚烧和县城区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确保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2%以上;推进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生态修复与治理,抓好“一河、两江、三线、四片区”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持续推进森林双江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认真落实林长制和河(湖)长制;实施退耕还林(草)0.34万亩、林下经济1万亩;持续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县、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全面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持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全面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力抓好“两违”治理,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

  (八)着力抓好改革发展。持续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化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教育、医药卫生、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推进林业、供销社、农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及设施农用地审批管理工作。持续推进殡葬改革。

  (九)着力抓好民生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把教育、卫生等民生工作,作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吸引外资外智、做优创业环境的重点工作来谋划。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五个管住”,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镇)、村(社区)、组网格化管理,持续织密“防护网”,筑牢“隔离墙”,坚决打赢“外防输入”阻击战;构建多渠道疫情监测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防控物资和技术储备;稳妥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加快“双提升”工程建设;深入拓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县一中改扩建、职教中心搬迁项目;支持民办幼儿园创新发展,努力提高保教质量;抓好常态化控辍保学工作,持续巩固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力争县一中晋级为一级二等中学,一本突破百名大关,外县到双就读高中生超千人以上;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抓实职业教育。加快健康双江建设,完善医共体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持续提升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持续加强骨科、妇科、耳鼻喉科和眼科“名科打造”;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县妇幼保健院迁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加大省内外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补齐人才短板,发挥人才作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四个一百”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启动县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建设;办好文化惠民实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1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50人,困难人员就业7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善社会治理,全力推进依法治县,全面启动“八五”普法,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民族团结创建与乡村振兴“双融合、双促进”,建成民族团结示范乡(镇)1个、民族团结示范村6个。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动矛盾纠纷持续有效化解,防范各类群体性事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做好广播电视、文史、科普、红十字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大力支持群团组织改革发展。抓好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等工作,着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

  (十)着力抓好作风建设。牢记初心使命,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以干部大培训和能力素质大提升年为抓手,全面提升干部政治、思想、业务等综合能力,解决各级干部“本领恐慌”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依法行政,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各方面监督。加强责任落实,大力倡导真抓实干,落实责任清单和底线清单,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关心爱护乡村干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大力推动创先争优,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激发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吃苦者暖心、让实干者出彩。加强廉政建设,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要求,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完善财政资金使用、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内控制度,切实强化廉政风险管理;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防严惩各类腐败问题,维护政府系统清正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今天的双江充满活力、生机勃发,明天的双江无限美好、必定精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攻坚克难,开拓奋进,谱写好中国梦的双江篇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名词解释

  1.“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三张牌”: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3.“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5.“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6.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

  7.“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8.“六个不变”:县级组织领导指挥体系不变,分乡(镇)组织领导机制不变,驻乡(镇)领导指挥机制不变,“挂包帮”机制不变,非卡户全覆盖挂联机制不变,双承诺、双挂制和零风险确认机制不变。

  9.产业“5+”: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10.“双绑”模式: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企业的增收模式。

  11.“四个一百”工程:在全县培养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各100名民族文化传承人,负责四个民族的特色文化挖掘整理和传承。

  12.临沧“三个阶段”性特征: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正在转化成为后发性优势,临沧的区位优势开始成为开放优势,临沧的经济结构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特殊性。

  13.“沧耿镇永”:沧源、耿马、镇康、永德沿边城镇带(含18个节点乡镇)。

  14.“凤云临双”:凤庆、云县、临翔、双江一体化发展城镇带(含13个节点乡镇)。

  15.“四个专项行动”:即“一平台、三机制”,“一平台”指在县级政府层面建设面向困难群众的救助平台;“三机制”指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及扶志扶智机制。

  16.“一廊、双城、三心、九组团”:“一廊”指南勐河多彩画廊(文化、休闲、生态复合廊道);“双城”指主城区、北回归产业新城;“三心”指一个主中心,为主城区综合服务中心,两个副中心,城北的康养服务中心以及北回归产业新城的产业服务中心;“九组团”指城北康养组团、河西综合组团、河东综合组团、允俸商贸物流组团、老城文化宜居组团、留白功能组团、产业发展组团7大城市功能组团和2个生态田园组团(城北生态田园组团、城中生态田园组团)。

  17.“百千万”工程:百,即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要全面部署、全面推进;千,即1000个精品示范村;万,即1万个美丽村庄。

  18.“十百千”工程:将原来全市实施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升级为“十百千”工程,其中“十”,是突出农业为基础的农文旅融合,建设10个以上以农业产业为根、以田园风光为韵、以农耕文化为魂、集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产业园。

  19.“五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贤治。

  20.“五个管住”:管住人、管住村、管住通道、管住证件、管住边境。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