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通知通告 >> 正文

双江自治县“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 编制项目项目公示


来源:县自然资源局 作者:  时间:2023-05-31 15:18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根据《关于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8〕1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全面实施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云开办〔2018〕109号)和《双江自治县2020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双开组〔2020〕7号)等相关文件要求,为加强我县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管理,提高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实现阳光下运行、常态化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双江自治县“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项目给予公开,相关情况如下:

一、项目建设地点:双江自治县勐勐镇(章外村、那布社区);勐库镇(丙山村、亥公村、坝卡村、城子村、邦读村、忙那村、懂过村、护东村、梁子村、那蕉村、邦改村);忙糯乡(南亢村、南骂河村、富王村、康太村、滚岗村);大文乡(大文村、太平村、邦烘村、户那村、忙冒村、大南矮村、大忙蚌村、邦驮村);邦丙乡(南协村、南榔村、岔箐村、邦丙村、邦况村、邦歪村);双江农场社区管委会;勐库华侨管理区,共计34个行政村(社区)。

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三、项目建设内容:结合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计划编制完成县域34个行政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其中:勐勐镇2个、勐库镇11个、忙糯乡5个、大文乡8个、邦丙乡6个、勐库华侨管理区1个、双江农场社区管委会1个。按照一个行政村平均10万元预算,2023年计划投入项目资金340万元。

四、项目建设时限:2023年3月至12月。

五、项目投入资金:340万元。

公开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883-7622291

全国防返贫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服务平台监督举报电话:12317

附件:双江自治县“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双江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2022年5月30日

附件:

双江自治县“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项目

双江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2023年5月30日

项目名称:双江自治县“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项目

项目主管单位:双江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项目实施单位:双江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负 责 人:杜静梅

联系电话:0883-7622291

通信地址:双江自治县允景路1167号

编制日期:2023年5月30日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助推双江“三个示范区”建设,结合全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决定对“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进行提升完善,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临沧现场办公会和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四届市人民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多规合一”,城乡统筹、节约集约发展,全域全要素管控,优化乡村地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提升双江“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在规划理念、质量、建设、管控、干群关系上实现新提升,为双江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规划支撑和保障,努力在全市、全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中成为引领和示范。

(二)目标任务本次规划提升完善范围为全县城镇开发边界外的行政村、农村社区,以行政村为单元进行提升编制,包括行政村村域、自然村(集中居民点)两个空间层次,对连片的村庄,可采用多个行政村联合提升编制。

二、基本情况

双江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水而得名,澜沧江、小黑江两条大江抚育了这片2157平方公里、16.5万人口的富饶土地。因茶而闻名,中国顶级的普洱茶、冰岛茶产于双江,有1.27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茶源核心区,是“世界古茶原乡第一标志地”“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基因宝库”。因多元民族文化而扬名,是全国唯一以四个民族命名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被称为“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

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概况

双江自治县“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项目任务共74个行政村,其中,2021年完成41个行政村。本次方案涉及勐勐镇(章外村、那布社区);勐库镇(丙山村、亥公村、坝卡村、城子村、邦读村、忙那村、懂过村、护东村、梁子村、那蕉村、邦改村);忙糯乡(南亢村、南骂河村、富王村、康太村、滚岗村);大文乡(大文村、太平村、邦烘村、户那村、忙冒村、大南矮村、大忙蚌村、邦驮村);邦丙乡(南协村、南榔村、岔箐村、邦丙村、邦况村、邦歪村);双江农场社区管委会;勐库华侨管理区,共计34个行政村(社区)。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双江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编制好村庄规划,有利于理清各个村庄的发展思路,明确村庄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有利于科学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尽可能多地保留乡村原有地貌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有利于统筹安排各类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有利于坚持村庄规划引领,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确保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项目建设内容

结合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计划编制完成县域34个行政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其中:勐勐镇2个、勐库镇11个、忙糯乡5个、大文乡8个、邦丙乡6个、勐库华侨管理区1个、双江农场社区管委会1个。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村民读本、图件、附表和数据库。

(四)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项目总计340万元,用于编制34个行政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平均每个行政村投资10万元。

2、资金筹措:用2023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解决。

(五)项目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23年1月31日前,做好确定村庄规划牵头人、组建规划编制小组、组织政策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

2、实地调研阶段:2023年4月30日前,完成实地调研调研和规划草案编制工作。

3、编制阶段:2023年6月30日前,编制完成34个行政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标准化成果。

4、审查阶段:2023年7月31日前,完成县乡村三级审查和专家技术审查。

5、公示和审批阶段:2023年9月30日前,完成村民决议和公示工作。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成果审批备案和上图入库工作。

、主要措施

(一)坚持“五个”突出。在规划理念上实现新提升。一是突出产业发展。在“聚焦、提升、创新”六个字上下功夫。聚焦发展重点产业,以县域经济为统筹,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村庄资源特质,突出“一村一品”,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在组织化、标准化上下功夫,打造优势产业、产品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增强乡村发展活力。二是突出生态保护。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森林、河湖等生态空间,尽可能多地保留乡村原有地貌自然形态等,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和整治,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优化乡村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格局。守护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保护好生态环境。三是突出耕地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严控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开展村庄规划“回头看”,摸清村庄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摸清各管控边界。严格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规划项目,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积极探索和培育通过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美丽村庄、乡村振兴的典型,并成为新示范。四是突出乡村治理。立足“以下为主、乡村自我振兴”两个基点,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把村庄规划的刚性管控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管控措施,严格规范管理。推进乡村网格化管理,形成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和农户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五是突出村庄特色。坚持“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民族元素世界表达、地域特色国际表达”理念,充分挖掘村庄个性和特质,确定村庄主色调、建筑风格、建筑层数和高度,对原有建筑进行适当风貌改造,新建建筑严格控制风貌,突出村庄风貌特色塑造,打造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美丽村庄。

(二)坚持科学规范。在规划质量上实现新提升。一是科学合理村庄分类。结合村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人口发展趋势等,深入分析在“三个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职能和定位,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准确定性定位,科学合理确定村庄发展目标、明确村庄发展类型。自然村(集中居民点)按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暂不明确类进行分类,行政村分类结合所辖自然村(集中居民点)中最具代表性类型或主要类型进行确定。二是规范规划成果。规划内容要落实村庄发展目标、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发展布局、耕地保护、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布局、农村民居建设布局、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八个”统筹要求,预留发展弹性空间,优化乡村空间发展布局。规划成果形成行政村域综合现状图、村域综合规划图、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规划图、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近期建设项目表、村规民约“三图两书一表一民约”,符合《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修订版)要求。统一底图、数据标准,成果经法定程序批准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平台。三是做好单体设计。对传统村落、特色保护类村庄,或具备特色打造的村庄,按照内部现代化、外观传统化和特色化发展思路,做好建筑单体设计、村庄整体设计,切实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文化,形成一批特色精品村庄。

(三)坚持多措并举。在规划建设上实现新提升。一是统筹好乡村建设行动。在村庄规划中统筹好村庄建设行动的内容,加强道路、水源供给、电力电信、智慧设施、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垃圾公厕、污水设施、清洁绿化、美丽庭院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美丽村庄规划建设。二是坚持群众主体。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对乡村规划确定的项目,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推动规划落地实施。三是坚持科学有序。结合各地实际,乡村发展基础,做到量力而行搞建设,有序推进实施,杜绝脱离实际、急功近利。四是争取资金支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发挥好干部资源优势,整合落实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全力推进规划项目落地实施。五是实施规划招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村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列入全市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点的村庄,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大规划招商力度,吸引人才回归,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一批创业创新、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村庄,切实形成乡村振兴示范。

(四)坚持依法依规。在规划管控上实现新提升。一是严格审查审批。把村庄规划作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依据,坚持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原则,严格规划许可管理,严格宅基地审查审批,凡是不符合乡村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许可。二是宣传引导。严格落实规划公示、公告制度,利用村史室、村民活动场所等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参与规划学习规划、遵守规划、监督规划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建设。三是违规必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实施村民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全过程监督。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未按许可内容建设的行为,对法乱占耕地建设的做到“零容忍”,切实维护好规划的法律性和权威性。四是夯实基础。整合乡镇农业农村、村镇建设、自然资源、乡村振兴等基层管理力量,成立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健全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确保乡镇有机构、有人管,着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五)坚持为民服务。在干群关系上实现新提升。大力弘扬“临沧作风”,坚持“身入”“心入”“情入”,把村庄规划提升作为在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带着乡情乡愁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进一步提升能力。充分发挥好回乡干部熟悉政策、文化水平高、信息来源广的优势。更加主动地用总书记的光辉思想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加强相关政策业务和规划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干部农业农村工作方法和群众工作能力。二是进一步增进感情。要把对家乡的热爱高悬心中,借助回乡提升规划的机会,与父老乡亲共叙乡情、共商规划、共谋发展,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三是进一步担当使命。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帮助群众调解纠纷、解决困难,谋划特色产业,提供技术帮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村容村貌,在努力为民办实事、解决基层“急难愁盼”现实问题中守初心、担使命。

(六)坚持统筹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树立系统理念和空间战略思维,按照全市“1+2+46+5个100+特色小镇”的城镇空间布局来完善和提升,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与“两个城镇带”衔接。凤云临双一体化城镇带上的勐库、沙河、勐勐等3个节点乡镇,沿线的村庄要综合考虑村庄演变规律、集聚特点和现状分布,结合城镇带发展战略,找准发展的职能和定位。不在“两个城镇带”规划区域内的村庄,要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半径,主动对接两个城镇带的功能定位,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产业发展空间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二是与县域规划衔接。统筹好城乡融合、城乡一体,与城区、城镇距离较近的村庄,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引导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和覆盖。三是与“十百千”示范工程衔接。对接落实好“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等发展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规划项目,按照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美丽村庄”要求,确保项目落地,推动“十百千”示范工程深入实施。四是与提升边疆治理能力衔接。把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村庄规划”与“边疆治理”相融合、相衔接,以高质量的规划推进边疆治理能力的提升。

、方法步骤

(一)广泛宣传动员。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要将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提升完善工作,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内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统筹推进,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积极参与“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提升编制。各乡(镇)要结合实际细化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村庄规划年度提升编制计划,全面动员部署;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要根据年度计划,做好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好节假日,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干部回乡规划。各级各部门要组织学习领会相关政策文件,提高规划能力和水平。

(二)组建规划编制组。依据乡(镇)确定的年度编制任务,实行双向对接机制。由行政村(社区)党组织牵头负责,摸排在外公职人员、乡贤能人,进行登记造册,主动对接并征求在外职人员意愿;公职人员要主动与村党组织联系,将个人信息报村党组织登记。以行政村为单元组建规划编制组,组长原则上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组长由牵头人担任,牵头人原则上由本行政村职务较高的公职人员或其指定人员担任,成员可由国家公职人员、村“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乡贤能人、党员群众代表等组成,规划编制组可下设自然村规划小组。村党组织与牵头人协商提出规划编制组及自然村规划小组成员名单,通过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备案,并发函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确认。

(三)准备好基础资料。县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制作提供行政村、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工作底图,在“三调”底图上叠加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第三次国土调查现状建设用地范围线、耕地范围线、行政村(社区)范围线、公路铁路重大道路交通设施线型等,叠加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近期1:500正射影像图;提供行政村(社区)村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村庄建设用地违法占用耕地数据等基础图件,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乡(镇)域村庄布局规划(应含村庄分类、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内容)等相关规划,宅基地面积控制标准等表格和文字资料,打印行政村(社区)村域、自然村(集中居民点)工作底图各2份,规格最小为A1号图。乡镇负责提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尚未编制的,提供原乡镇总体规划),行政村(社区)、自然村近五年人口、经济发展情况,乡镇在“十四五”期间的产业、项目规划情况,乡村振兴

拟实施的项目等资料。将准备好的相关图件、基础资料分发到乡

镇联络服务站或行政村,供干部回乡使用。

(四)开展规划提升。回乡干部在编制组长、牵头人的统筹下,深入村、组开展实地调研,对照“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对自然资源、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人口状况、社会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宅基地和空闲地、集体经营性用地等,再摸底、再分析、再梳理,逐一核实规划项目、产业等原规划实施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四个清单”,列出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社会治理、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民居建设和风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科学定性定位,科学合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基层党建规划、人才发展规划。按照《云南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工作手册(第一版)》内容和要求,编制组通过规划提升,形成行政村域综合规划图、自然村(集中居民点)规划图、规划文本、近期建设项目表、村规民约“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规划草案。规划编制单位技术人员要负责做好草案编制过程的指导,把好技术关、政策关、红线关,在干部回乡形成的规划草案基础上按照《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修订版)要求,负责形成标准、规范的村庄规划成果。

(五)规划审批备案。规划成果经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级审查。县级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召开规划评审会、提交规划审查组成员函审、规划审查组现场审查等多种方式审查。县级规划审查组由县委组织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住建、发改、文旅、财政、民政、交运、水务、林草、生态环境、教体、卫健、消防等相关部门、行业领域专家组成。市级将采取抽查的方式,选取部分重点村、示范村、试点村进行审查、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规划编制组组长、副组长要参加县级规划审查,负责组织好规划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的规划成果,按照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进行审议、表决,会议表决通过后,在村内公示30日。经公示无异议的规划成果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规划批准之日起20日内,在乡镇、村民委员会驻地等通过“上墙、上网”等多种方式进行公开。经依法审批的村庄规划,由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统一组织数据入库、逐级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备案。规划资料由规划编制组负责收集整理,及时交乡(镇)存档。

六、项目预期效益及绩效目标

(一)预期效益

村庄规划落地实施后,将为村庄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提供法定依据,有效引导村民规范利用土地,村民乱占耕地建房趋势得到遏制,废弃宅基地得到利用,土地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提高,特色村庄得到保护,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产业发展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更加美丽。

(二)绩效目标

1.产出指标。按期编制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成果,合格率100%。

2.效益指标。村庄布局更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农村建房更加规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产业布局更科学,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3.资金管理指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付率大于80%,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00%。

4.项目管理指标。项目开工率100%,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项目比例小于10%,审计、督查、巡视等指出问题项目比例小于1%。

5.群众参与度达到90%。

6.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达到90%。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县委、县政府总揽全局、统筹推进,行业部门负责行业系统指导,乡村具体抓好落实,回乡干部和党员群众全程参与的工作格局。县级成立“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提升完善工作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县自然资源局牵头成立项目组。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督促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实地,推动规划提升编制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服务保障。规划技术保障是提升规划质量成果的关键。全县采取节约集约、统一打包的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规划编制技术单位,负责指导、参与前期规划编制、后期成果标准化和数据处理、图形入库;通过财政资金安排、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专项用于保障底图制作、规划技术服务资金需求。县委组织部、发改、财政、农业农村、住建、文旅、交通、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服务,县自然资源部门和乡(镇)要成立规划服务站,公布咨询电话。各级各部门要保障一定工作日支持好干部回乡规划,回乡规划期间按照公务出差予以保障。

(三)抓好督促指导。成立由处级领导为组长的各乡镇工作督导组,适时深入乡村开展调研指导,督促推进工作落细落实;督导组要抓好统筹、协调、落实,切实服务好、指导好、督促好,县乡村、干部、群众、技术单位同向发力,克期完成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回乡干部要严格遵守纪律,在省“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如实填报相关工作信息,实现全过程管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四)营造良好氛围。县委宣传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好规划提升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县委组织部、自然资源局要及时总结工作推进中的做法经验、亮点工作,推广规划成果提升的成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