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乡镇动态 >> 正文

邦丙乡“五种模式”高位推动易地扶贫搬迁


来源: 作者:zfb   时间:2016-07-20 04:53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邦丙乡“五种模式”高位推动易地扶贫搬迁



来源: 作者:zfb 时间:2016-07-20 04:53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邦丙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助推精准扶贫的主要突破口,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前哨战。“五推行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换穷貌”,确保早日实现精准脱贫。

推行“农户自主置换土地”模式。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将易地搬迁点的土地流转权交予农户,由农户自行商议。以岔箐村为例,政府征收需6万元/亩 ,通过农户自行土地置换后,5分土地征用费仅需1.4万元,无形中节约建房资金1.6万元,20户易地搬迁户降低建房成本,节约建房资金32万元。通过发挥群众主体作用,5个行政村6个易地搬迁点172户需置换土地117亩,节约建房费用资金160多万元。

推行“易地搬迁互助组”模式。在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由乡党委政府统一协调,对钢筋、水泥、红砖等主体建筑材料由政府统一协商限价、定价,建房成本明显降低。另一方面,乡党委政府指导各村理事会发挥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发扬“帮工、换工”传统,以“易地搬迁互助组”形式建立户帮户、组帮组、村帮村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民房共建、产业互助、节日同乐、婚姻互通、红白喜事互帮、各民族团结互助一家亲的良好局面。

推行“一笼三桩” 签订责任状 日常护林”巡查模式。邦丙乡抓实脱贫攻坚战中的造林护林工作,积极响应房前屋后十棵树号召,引导群众自觉融入“洁净双江”“洁净邦丙”行动中来。在岔箐与南直两个建档立卡村推行“一笼三桩” 签订责任状 日常护林巡查模式,即:为高价值经济林木编织一个防护笼,为普通经济林木打三棵桩,并与村组户层层签订管护责任状,充分发挥当地护林员作用,加强日常护林巡查,确保收到“种得下、管得好、长得快”的效果。期间,两个建档立卡村在房前屋后和闲置地块种植红豆杉2500株、红椿1000株,车里子3950株、铁梨木500株、黄花梨1500株,编织2180个防护笼(三棵桩),签订责任状278份,日常护林巡查23场次。通过种植高价值经济林木或林果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加快推进“224”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推行“生态脱贫”模式。念好产业“山字经”,力促“生态脱贫。”在产业建设上坚持“长短特”结合,“长”抓核桃、咖啡、甘蔗、茶叶、畜牧,“短”抓烤烟、穿心莲,“特”抓以白芨、黄精、半夏、三七等为主的林下药材种植及林下特色养殖,另外积极发展草果、樱桃等新兴产业。目前,岔箐村完成核桃管护14997亩,茶叶管护2470亩,烤烟管护820亩,种植草果600 亩,樱桃、油桃110 亩,火镰菜200亩,向贫困户发放良种猪146头;南直村完成茶叶管护2100亩,烤烟管护800亩,种植砂仁100亩,向贫困户发放良种猪60头。全乡易地搬迁点已建成绿色产业基地4万亩。

推行“网格化服务”模式。围绕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推行“网格化服务”,把服务贫困群众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抓手。在服务群众中,采取专题培训、入户辅导、实地指导、联户送学等方式,组织开展农村建筑技术、烤烟移栽管护、甘蔗全膜覆盖等知识培训。在易地搬迁点举办畜牧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18期968人次;组织烤烟、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25期培训1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素质。通过走田间、进村寨、围火塘、拉家常等方式,广泛开展持家理财、文明卫生、民俗传承等引导教育46场次。

通过推行“五种模式”,邦丙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高位推进。目前,5个行政村6个易地搬迁点总体规划已经全部完成,6个自然村172户755人的详细规划已全面启动。乡党委政府帮助易地搬迁贫困户协调贷款165户984万元,申请无偿补助资金100户200万元。通过推行“五个模式”,有效节约了建设成本,全乡累计节约易地搬迁建设资金400多万元。(邦丙乡 罗英芳)